分享

【扯谈】我为什么讨厌鸡汤文

 寻琴斋 2021-11-05

一碗黄橙橙的鸡汤,闪着光泽的漂浮的细细的油泡下面,是白的像是牛奶一样的汤汁,几块熟透了的鸡块,颤巍巍的厮守着香菇或者红枣,是不是看起来既有营养又很很美味?你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了呢?但是如果这个宴席之上,接下来的菜品,一个接一个的全都是这样的鸡汤,你还有多少胃口呢?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口味不同。北方人喜欢在餐后喝一点汤,也就是酒饱饭足之后,还有闲情逸致,就继续做下聊聊天,品几口鸡汤,但是一般菜品上到汤时,宴席上的宾客们也就知道,这一次的菜差不多了,该估量一下肚子,收拾一下面容,在话语上要和朋友们告别了。

南方的餐桌上最先上的一道菜就是汤。当鲜美的鸡汤斟上来的时候,小小的一盅,在热气腾腾中刺溜几小口,容不得你盛第二碗,美味的大菜就要上来了。喝汤也仅仅是前奏,先润一下嘴巴和喉咙,先和胃打个招呼——接下来我要开始饕餮大宴了。所以不管南方北方,汤品,即便是再美味的鸡汤,也只是正餐的辅助,或者是润喉,或者是清口。就像是一部著作里面,它或者是序,或者是跋,永远不可能成为著作正文的本身。

利用现代网络媒介发布文学作品的好处,不言而喻,其中最为诱人的就是文章刚刚创作完毕,就可以广而告之,很快被很多人看到,也可以最快得到关于文章的品评和反馈。铺天盖地的文章,怎么样才能脱颖而出呢?于是标题党应运而生,“我的生母是疯子”“我是杀人犯的儿子”“我终于上了她”“中国女孩很好睡”等等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开始出现,正所谓“标题决定点击率,文章质量决定喜欢率”,这样的标题无可厚非。姑且不论是否名实相副,但是确实能够成为热门文章。网络作者的模仿力是巨大的,成为热文之后就会像是彗星一样,后面拖着长长的尾巴,一大串的类似标题的文章。如果是像是大餐一样的有营养的文章,也就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带点精神佐料的鸡汤文,那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鸡汤文就像是餐前餐后的汤品,成为一次宴席上的必不可少的点缀。人,即使是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猛士,也会有情绪的低谷,精神的萎靡期,这时候喝一点鸡汤,看一篇鸡汤文,或许能够让他尽快平复下来。但是如果这个勇士原本精神就比较丰富,或者鸡汤文的内涵原本就太小儿科,有可能这碗鸡汤、这篇飘荡着营养元素的鸡汤文,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你书都不会读,还能做成什么”“我是怎么日更一千字的”“我在简书一个月经历了什么”“我是怎么上了首页的”“怎么才能有更多点击率”等等的鸡汤文,如果是一两篇的话,还可以调节一下口味,但是如果触目皆是的话,就有点不知道该怎么下筷子动勺子了。喝了一口是鸡汤,再喝一口也还是鸡汤,喝着喝着美味也渐渐的腻了。原本不讨厌鸡汤的,这样的不知道节制地不停地喝,喝着喝着就腻了,腻着腻着就讨厌了。

如果仅仅是因为腻而讨厌,过一段时间缓过口味来,还可以再喜欢。但是我发现,有很多的鸡汤,都不是原汤,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被炖过多少次的鸡骨头,放在紫砂煲里面继续炖,哪怕是有一点点鸡肉的味道,然后取一个漂亮的名字,一个响亮而诱人的标题,堂而皇之的就是一篇鸡汤文。

餐桌就那么大,人的胃口就那么大,如果餐桌上摆放了太多的鸡汤,其他大菜就没有位置放了,人的肚子里吃尽了太多的鸡汤,也就没有更多的空间存放真正有用有营养的东西了。那么有人要问了——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呢?

这样说吧,鸡汤充其量就是赛场上的加油声,有了可以助威,但是最终的要真是的比赛。如果你已经启蒙,还有必要看那么多的关于如何读书识字的书吗?如果已经在赛道上奔驰,还需要听别人喋喋不休的讲如何赢在起跑线上吗?如果你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支持和能力,还需要那么多苍白的加油鼓励吗?

那么,什么才是文章该写的呢?这是个需要一直探索的问题,但是可以明确的是,现在已经不是启蒙之初的时代,不需要那么多的开启童蒙的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