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品与人品

 昵称42473055 2021-11-05

很多年前去外地出差,在一个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加油站的墙上几个朱漆大字赫然入目:油品=人品。当时心里猛然一震:先是对这句颇具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广告语拍案称奇,随后对广告语的内涵和气魄啧啧赞叹,当看到等候加油的“长蛇阵”时便给予高度肯定——名副其实,随之便油然升起一种敬意。

    前不久,去三井(河北沧州)酒业公司参观,偌大的车间墙上几个硕大的红字跃然入目:酿一品酒  做一品人。当时纳闷的是——这酿酒又如何与人品相关?

    听了三井酒业公司两位国家一级酿酒师王树江和崔海灏的介绍,才找到答案。原来这酿酒可是件费力的事情,尤其是酿好酒。从一堆粮食变成杯中佳酿绝非煮粥一般容易,在一次次升温、保温、降温;一次次添加各种“辅料”包括“良心”的“作料”后再发酵储藏,发生的是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以及未知的变化,会出现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甚至检测不出来的物质影响着酒质,这种奇特的现象也是酿酒专家好奇而纳闷的事情。窃以为——这应该是“良心”这种特殊物质发挥的神奇作用!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一次次严格的控温、一次次准确无误的测量,一次次汗水的挥洒,都转化成了那种奇特的物质融入酒中!这是对“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完美诠释?还是“付出总有回报”的必然结果?

   在三井公司,对于“好人”界定的方式是简单的,而且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可以说战斗在酿酒一线的人们都是好人的代表!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有了这杯中佳酿。众所周知,北方干燥的气候对于酿好酒有一定影响,因此无形中就给酿好酒增加了难度。难怪五粮液酒厂技术人员来北方各酒厂参观时这样感叹:“没想到,在你们这里做酒这么费劲儿?”

   是啊!啃得了硬骨头才更有乐趣!历经66年的拼搏进取,三井人取得的辉煌的成就可圈可点:“中华老字号”、“中国白酒技术创新典范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驰名商标”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的获得,使其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获奖的河北白酒”。

在不断地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中,很难说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但三井人找到的是酿造的乐趣,发现的是酿造的妙法,收获的是酿造的经验,体现的是酿造的智慧!奉献的是酿造的成果!有谁说这“十里香”系列白酒中没有三井人的豪气和风骨?这绵纯净甜的佳酿中没有“良心”的味道?没有“好人”的馨香?

   反之,因为酿酒的过程很麻烦,甚至有些费力不讨好,一些酒厂就干脆砍掉酿造车间,购买半成品或酒精直接进行勾兑生产,一些迅速扩张而又不久暴亡的酒厂足以说明“一斑”。

    前些年在报上看过一个“可爱”的笑话:某酒厂宣称自己的酒是粮食酒,先是高价收购粮食,然后高价出售酒糟。有人来问粮食,答曰粮食已收购完毕,酒糟已售罄。来人纳闷:什么时候再开始呢?答曰:等通知……这则笑话其实一点也不可笑,让人感觉是在卖“矛”和“盾”。可悲的是商家的“精明”在这里成了“愚蠢”的代名词。

   蒙骗可一时,不会一世。数千年的酿酒文化是有根之木和有源之水。在代代传承中,流走的是泥沙,留下的是精华。

   好人永远都是被人敬仰的!当一个好人出现的时候,有可能会被我们忽略;当一群好人出现的时候,我们还能视而不见吗?当一种酒的酿造方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袖“口”旁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