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木:考试过后,你要做好一件事。

 靠谱的阿木 2021-11-05
考试过后,你自己做过试卷分析吗?如果你还没做,那我们一起来做吧!
第一,哪些基本知识没掌握;
第二,哪些不好的学习和考试习惯出现了;
第三,对于下一步的学习有关键的指导意义。
每次考试过后,别总是把“我太粗心了,会做的题都没有做对。”挂到嘴边。这实际上是免费的自欺欺人抑制剂,不能随便用!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应该会的题目做错归结于粗心,只会掩盖很多真相,轻易原谅自己可以,但你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无法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修正,你的进步自然就会慢慢慢,甚至没有进步。你非要说自己粗心了,那也可以。请对照这几个标准。
①“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问问自己,熟练度足够吗?
②“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③“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我曾经“禁止”你使用修正带修正液,对吗)

不要总是侥幸的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不是。我在课堂上就和你说过,学习这东西,不是你平时做过,考试就会做。每一道题目,对你来说都是陌生的,你必须打起精神,跟着自己的做题策略,一步一步来,并不是说你跟我阿木学习过两天,那题就so easy(小菜一碟),因为我不敢保证出题人会想到“你是我的学生,他就会按照我教你的题目原题照抄”,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我们数学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不怕不会做,就怕没见过”,简直就是经典!可是我们都忘了告诉你——这句话说的是见过做题策略和做题技能,而非刷题见过哪些类型,哪些题目?!

你在做作业或者考试失误后,所谓“粗心”我掐指一算就是基本概念不清楚,不够熟练,准确率低,习惯不好。换句话说,考试从来没有粗心这回事。
唯一解决“粗心”问题的方法,是提高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单题正确率100%。

你肯定也听过一个颇有争议的说法:“中小学的知识都不难,做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对。”这是一句废话,你知道谁说的吗?他可这样做过!!考不好不能只归咎于“懒”。建议从错题入手,追溯思考过程——看看概念有没有完全理解,或者是理解有误。还是获取信息能力不佳(涉及注意力);缺乏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涉及分析能力)问题,还是说没检查,没草稿、步骤不全的习惯问题。


如果想进步,你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弱点,从而有的放矢。你一定要学会重视,自己的每次考试,把每一次考试当成是最后的考验来真实演练。因为你在为自己的目标和最后的考试(小升初/中高考)准备。考试过后,仔细想想:
①这次考试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②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要怎样让自己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③若加上哪些不该扣的分数,你能得多少分?排班里多少名?
④整张试卷时间够吗?哪些题,浪费了时间?最终这题做出来没?若没有,就是考试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没有时间预案!若做出来了,则是严重不熟练该题型(做题工具不熟悉或者说技能不熟练)。这种题型也就是接下来要重点学习的。
深入做到这些,才能对考试(试卷)有一个非常深透的分析。你自然就清楚下一阶段怎么做了。
我们来看看影响中小学生成绩的内外因素,自己做一个清晰的学习规划吧。
影响成绩的环境要素:

影响成绩的内在因素:

考试只是一次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检测。看看你:

学习状态怎么样?

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

只要从一次考试中发现了薄弱点,并及时补足,一次考试就没有白考。

最后我想说做题规范。

最近在语音讲题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会不耐烦地“一步到位,省略一些重要的推导演算步骤与环节(比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些重要符号、标记也被遗漏。尽管有时答案没错,但思维推理的过程被“简化省略。这简直就是走马观花啊,时间长了,一个人严谨的思考认知、完整的数学思维咋会形成?!


 
人的认知与学习过程,不一定都要按部就班,有时可以有跳跃与灵动。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与思维过程的严谨完整、逻辑清晰的习惯规范;是我们作为学习引导者,或者说伴跑者必须重视的。可你作为学生也要意识到,做题时,不该省略的,就应清楚无误地写上。在课堂、作业本上严谨的学习规范,也是未来我们为人做事一丝不苟、细心认真、踏实可靠的好习惯,你说,我说的对吧。

为什么做题规范如此重要?
不仅是你会因做题不规范在考试中失分,更重要的让你养成做事的“随意性”“马虎劲”,在认知思考过程中缺乏关注细节、各环节之间的逻辑递进与关联的能力,我咋向你和社会交代?!我经常在课堂上说“做题要有自己的节奏,思考三分钟,下笔三十秒,想得多才写的少。一定要先看出来、再想明白、最后清楚”。础教育中的关注点,其实就是规范(规则)的形成。



作者简介

阿木,数学老师 教辅科研者

齐想学校  创始人

教学校长、教师培训师

    河南省中小学校长    

国家教育部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