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指导思想 02 教材分析 03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水平二学生,该阶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身体素质方面呈现身高增长较快,力量素质发展较慢。此时,是柔韧性、协调性发展的最佳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期对于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和灵敏等素质都有很大的益处。此外从学习上分析该阶段学生的运动基础较薄弱,但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他们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对动作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本课内容是跨越式跳高让学生在跳跃动作上更加规范,也更注重技巧的学习与掌握。学生在跳跃上需掌握单脚起跳有力的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确保练习时能做到,蹬摆充分。另外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学习与交流,巩固团结合作的意识。 0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通过学习、实践,能正确展示、评价自己的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基本掌握单脚跳有力、两脚依次跨越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柔韧、协调、和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05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脚起跳有力、两脚依次跨越。 难点:助跑起跳的连贯协调。 06 教法和学法 教师教法: 1、讲解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与讲解,让学生观看到正确的动作,在形成最直观的动作表象,方便学生模仿。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方法,引导学生学生动脑思考,寻求答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评价教学法:教师采用带有激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信息收集法:教师在课中掌握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纠正的形式反馈于学生,学生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下、启发下、参与教实践,独立完成教学内容。 学生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自主练习,给学生自己体会动作的机会,接着让学生分小组练习,在老师的启发下,探究完成动作时的技术要领,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体验、创新、实践,化解本课的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07 教学流程 08 教学效果预计 本节课的运动负荷基本保持在心率100次/分—120次/分之间,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观察或通过询问的方式来控制学生的运动负荷,随时调节课中学生练习的情况。 (教案可点击放大观看) (感谢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中学黄康老师分享原创教学资源) |
|
来自: 杞乡青年 > 《教师备课办公重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