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数学教学设计】认识1第一课时

 特教梦 2021-11-06

【生活数学教学设计】认识1

第一课时

石彩娟

清徐特教

学情分析:

学生12人,年龄8岁到12岁,男生9人,女生3人,其中,自闭症6人,脑瘫2人,唐氏1人,语言障碍1人,苯丙酮尿症人1人,有7人伴有多重障碍。学生整体认知能力低,课堂上交流互动吃力,个体行为强烈,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课堂上设计一对一的学习互动环节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学习用具。

2.知道数量是1的物品个数能用数字1表示。

3.能认读数字1。

4.尝试语言描述,如1个书包。

教学重点

知道数字1表示1个物品的数量。

教学难点

理解数字1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实物引入

出示一个书包,书包里有学习用具,一个铅笔盒,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本书,一把转笔刀等。请学生看一看,认一认书包。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数量。

揭示课题:认识1。

二、新授

(一)认识数字1

1.多媒体出示乐乐背着书包上学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图片上是谁?他在哪里?做什么?他背着什么?(学生尝试回答。)

2.师: 你们想知道书包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具吗?

3.老师从书包中逐一拿出1支铅笔、1个文具盒、1本数学书等。

师:老师从书包里拿出什么?

学生根据取出的物品逐一说出名称。(此环节给学生较多的时间来操作,增强师生默契度。)

师:拿出了几支铅笔?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数一数,跟老师说一说:一支铅笔,强调数到1就表示有1个。

师:1支铅笔用数字几来表示?

小结:1支铅笔,用数字1来表示。

板书1。

(二)认读数字1

1.出示数字卡片1,先示范读,再指导学生读一读。采用集体跟读、学生个别读等方式进行。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1的形状。

师:想一想,数字1像什么?

师:1像铅笔能写字。

3.教师逐一出示1个文具盒、1本数学书、1块橡皮。

学生尝试数数,教师强调数到1就表示有1个。

小结:1个文具盒、1本数学书、1块橡皮,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一)数一数

数一数任务筐里的铅笔、铅笔盒、书、橡皮、尺子等各有多少个?用数字几来表示?

学生尝试完成。

(二)拿一拿

学生按照老师指令,按要求拿出1件物品(铅笔、文具盒、数学书、书包等)。一边拿一边说,一个…。

(三)读一读数字1。

四、小结

五、作业:

整理自己的书包,数一数书包里数量是1的学习用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