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那些事儿

 三驾马车1966 2021-11-06

语文那些事儿

刘向军

语文教学的改革永远在路上。眼花缭乱、花样翻新的改革表象,极容易使语文教师迷失了语文。我们成功地弄糊涂了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出发,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我们太需要回到语文的本真中去,太需要清醒而牢牢地抓住语文最本质的东西。

有两句话说尽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一句是张志公先生的话:“字要规规矩矩的写,书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

一句是叶圣陶先生的话:“教是为了不教。”

张志公先生的话侧重于语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叶圣陶先生的话侧重于语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在这里,两位先生有一个共同的教学倾向,那就是立足工具性,走向人文性,或者说掌握工具性,实现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是无限丰富多样的,而语文的工具性是相对有限的,因此它可以通过“教”实现“不教”。而“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又是统一的,那就是以训练为主,因此,张志公先生连用了4个叠音短语来强调这一点。

把字写好,把文章读好,把心中的思想和情感写好,这不就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吗?这不就是一切语文教学改革所追求的吗?

任何一个自我觉得语文水平高的老师,当然应该是一个善读、善说、善写的老师,我们无非是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来教育学生也成为善读、善说、善写的人罢了。

语文教学就这么一回事。

2021.1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