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观点!(12)大学语文也要讲科学性

 大学语文研究 2023-08-01 发布于浙江

这些年研究大学语文,遵循“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我”的原则,笔者形成一些独家观点,现陆续撮要出来,有待同行们证明(确为独家观点,或认同此观点)或证伪(并非独家观点,或观点不能成立)。

观点来源将依次为笔者的四种专著和教材:一、《母语高等教育研究》;二、《现代大学国文教育》;三、《大学语文教材》;四、《大学语文课程论》。

观点12.大学语文也要讲科学性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第51-52页

上世纪末发生一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最终由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定格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性质的一个定论。大学语文也照搬了这个说法。

然而严格说来,“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不是一对矛盾,它们应该是体用关系。“人文性”和“科学性”才构成一对矛盾。《易经》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将“科学性”和“人文性”置于宇宙统一体中来观察。《礼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将“科学性”和“人文性”置于人生过程加以描述。即使是西方“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排斥,即使是上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与玄学”的论争,前提也都是将它们视为一对矛盾。因此有学者主张:“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一切思想和知识的内在要求,并用它们来反映各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程度,即:一切科学都应该严格遵守科学原则,贯彻人文精神。” 

那么语文作为一门工具课,如何体现其“工具性”?很简单,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它不但有“人文性”,也有“科学性”,它不但为人文学科服务,也为自然学科服务。

上个世纪70年代,吕叔湘先生发出了“语文之问”,与此同时张志公先生也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语文教学要大大提高效率——泛论语文教学科学化和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问题》,他说:“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效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小学到中学的12年或10年之间,语文课所用的教学时间占全部教学时间的1/3左右,居各门课程的首位。然而,相当大的一部分中学毕业生,语文没有学通。” “要提高效率,就得研究一下,以往效率为什么不高,症结在哪里。”

这是有历史渊源的。清末“废科举,兴新学”,到二十年代初,逐步形成了一套“国文”教学的做法。语文是民族性很强的一种东西。就汉语文而论,有方块汉字问题、汉语的特点和悠久的语言传统问题、文言文问题等,这些,都是我国有而别国没有的独特性的问题。因此,当时的“国文”教学无法像其他课程那样,从别国照搬人家的做法,而是改头换面地承袭了传统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不过,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那段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以抄袭日本、欧美为事的,“国文”教学也多多少少从外国搬来了一点东西,虽然远不如别的课程搬得那么多。从传统做法中承袭下来的并不都是其中合理的部分,还有不少糟粕;从外国搬来的东西,很多是生吞活剥、未经消化的。“国文”教学的做法,基本上是这样两部分东西的杂糅,其特点就是不科学。    

最后他提出:“要语文教学科学化,就必须对语文教学进行科学研究。这项工作,如果不说还是一个空白,至少,还没有系统深入地进行过。这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张志公先生的倡议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多少回应,到了90年代,反而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思潮。1993年,韩军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中判断:“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失误就在于科学主义的泛滥,人文精神的消失。”  由此引起了一场争论。张志公先生很反感这种无谓的争论,他在一封信中说:他“不参加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纷争,对这个论题本身就不太同意”,“科学性与人文性应该是相互结合、二者统一的,而不是割裂的。”

观点:以上不是我的观点,而是张志公先生的观点,即语文不但要有人文性,还要有科学性,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张志公先生主要说中小学语文。我的观点是:大学语文也要讲科学性。具体将在下一篇展开。


张志公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