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工具论”是世纪大笑话

 xianfengdui111 2023-05-08 发布于河北

“语文工具论”是世纪大笑话

“语文”是一门课程,就应当具有科学性。我们不能完全用生活经验来理解“语文工具论”,必须深入到科学的层次,才知道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生活经验中,盐是每天少不了的东西,我们知道盐是咸的;科学不仅知道它是咸的,而且知道它的结构:NaCl。我谈“语文工具论”,“语文”课程必须具有科学性,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课程。如果数学或者化学出现谬误,就是普通的家长,也会强烈地反对。那么,“语文”这门课程的“工具论”观点应当接受科学的考察,用科学来审视“语文工具论”,这个观点完全不符合科学的要求。

特别是接受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教育的人,一定谨记:我们讨论“语文工具论”,不是讨论炒菜放多少盐,而是讨论盐的物理特性、盐的分子结构,要用科学原则来讨论“语文工具论”。

先说科学的研究方法。看到苹果落地的人很多,由此认识到万有引力的人首先是牛顿。英国学者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小室”命名为细胞。索绪尔观察分析人们交流的语言现象,从而成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律是,要紧紧抓住研究对象,解剖、分析、概括、总结,得到规律性的结论。

“语文工具论”的观点是怎么得出的呢?我举最有影响的人物的观点,他们的论证方式是否科学?语文工具论的主要论证方式是比喻,首先从叶圣陶开始,张志公用种种比喻来证明叶圣陶的工具论观点,1963年,张志公发表《说工具》,他说:“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语文这工具和生产上用的一些工具,比如除草用的锄头,平整木料用的刨子等,有同有异。” 张志公只是说明语言与其他方面的关系,他没有具体分析语言的结构,武断地把语言当作工具。

顾之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他的《语文工具论》一书中认证的方法是引用名人名言,他引用了16位名人的话,说语言是工具,这16位名人没有一位系统地研究语言,系统地证明语言具有工具性。一个严肃的科学研究者绝对不会道听途说,而是面对研究对象,具体分析,然后得出与事实一致的结论。“语文工具论”的专家教授,没有一个人具体地研究觉得对象,都是靠个人臆想得出的结论。

再从科学语言的表达特点上讲,科学语言确切、准确。在科学中,性质的表达是单一的,确定的。例如:浓硫酸的性质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我们举一个生活中普遍的列子,盐的特性有白色、咸、立方体;水无色、透明、无味。“工具论”则不一样,“工具”具有物质性、依附性、无生命、无意识等特性,用具有多种属性的“工具”来说明“语文”的一个特点,这种表达就会带来不确定性。

庄文中是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他说:“吕老说,叶老把自已当弟兄。自已认叶老为师长(叶老比吕老大10岁)。吕老总结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也继承了叶老的语文工具观。张志公先生是吕老的学生(吕老比张老大14岁),他也继承了叶老、吕老的语文工具观。吕老说'不但要继承,还要有发展’,吕老、张老都发展了叶老的语文工具观。”这是典型的江湖意气的表达,用江湖意气代替科学证明!

我还可以从很多方面说,“语文工具论”是违背科学原则的,不想耽误读者时间,我抛砖引玉,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是大笑话呢?明明是没有科学性的观点,居然写进了课程标准!

在上述著名专家引领的学科中,你的孩子既使具有汉语天赋,汉语能力会在语文教育中提高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