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32):道动天下 | 答疑7:晚上静坐阴气重?

 道德经学用 2021-11-06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今天,我们将为您分享《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动天下》,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然后,用“松、圆、展、合、静”的心法来观照一下自己当下的状态。

有的朋友问:“晚上静坐,会不会阴气太盛?”

其实,您大可不必担心!简单说,夜晚宁静,静坐可以提升阳气,正好可以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中说:人是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的阳,而地则以食物养人的阴。对于人类而言,精神属阳,肉体属阴,这两者一定要平衡,生命才能健康长寿。但现代社会的特点却是:精神的脚步远远追不上物质的发展!所以,虽然很多人锦衣玉食,但精神世界的匮乏、道德素养的缺失,却令他们最终难以得享天年。

如果保养肉体过度,而忽视了心灵世界,就会出现阴盛阳虚,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形胜气”的现象。《黄帝内经》里说:“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夭。”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精神无法驾驭肉体时,阴阳不平衡,他的健康肯定就不在了。

说到平衡,平衡是大道的根本属性,在道的运作之下,天地具有自然平衡的能力,人体也同样具有自然平衡的能力——静坐就是让我们恢复平衡的最快途径之一。

平时,我们的心如野马狂奔,完全不受控制,而当进入静坐后,头脑中的对话会逐渐止息,意识和情绪都会趋于平静。当心灵放慢脚步时,身体也会随之放松下来。我们在前面的第十四章中讲过静坐的五个口诀:“松圆展合静”,其中的“松”就是指放松。而放松,是人体最好的大药!当我们放松之时,也是体内阳气上升之日。

如果总是绷得太紧,气血就行不通了。人都是这样:哪里紧张,往往哪里就不舒服。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练习了一段时间静坐后,感觉肩背好像轻松了,心里也好像轻松了,有时还会进入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喜悦中。其实,那就是您给自己心灵松绑的感觉。五脏中,心主喜,内心总有一股微微的喜悦,这可是吃比什么养心的药都好!

静坐中,后天的头脑层不再干扰先天的身体机能,于是身体这个神器就会自动打火启动,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能量,来帮助肌体回复平衡状态。尤其是静坐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内心足够静定、身体足够中正以后,此时,您可能会觉得四肢热乎乎、沉甸甸的,全身暖洋洋的。这就是您全身的气血都发动起来,在经络中开始通畅运转了。

所以,静坐看似不动,其实是静中有大动。而动才能养阳气。有了阳气,您身体的卫戍部队,也就是免疫系统,才有足够的装备去巡逻防御,帮您清除病灶、守卫健康。

回到最初的问题:夜晚虽然阴盛于阳,但在晚上打坐,阴气并不会入侵身体。

这就像正午时分打坐,进入身体的也不一定都是阳气一样。其实,什么能量能进入身体,不是能量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您的心决定的!您的心好像是漩涡,想法越强烈,漩涡就旋转得越快、吸引力也越大,于是符合您心意的那份能量就会被您吸引进来。所以,老子在第二十三章说“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还有一句就是“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了。因为,所谓吸引力法则,那个吸引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心。

静坐就是要我们体会“无知无为”的合道状态,这不是愚痴,而是要减少概念性的东西——大道是远离概念的,概念越多,偏见越多,心越容易混乱。而心乱,人就定不下来,更生不出智慧,也就越容易被外界的概念牵着鼻子走了。所以,您大可不必因为一些概念而忧心忡忡。如果一个人逃不开自己的执念,那么他永远都会是命运的囚徒。

您只要记住一个原则就好:大道至简——越是简单、自然的,往往也就越是高级、高效的!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动天下》。这一章的原文是: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匀。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以道为镜

很多人习惯于将看得见的世界当作真实存在的世界,殊不知有形世界只是表象,而真正起作用的是无形世界,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属于形而之上的未知世界,在人类社会中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这是因为它极其微妙,小可至无形,大能至无边,它的属性就是一种质朴、无名、永恒的宇宙源存在。这种“朴”虽然看似很弱小,但天下却没有任何人能驾驭它。

“朴”就是道的本性——所谓“朴”就是单纯自然、谦卑退隐。正因为道具有这样的品性,所以它反而有臣服天下万物的力量,而不会被万物所裹挟。人类也是由道而生,基因中也带有“朴”的特质,如果我们都能遵道守朴,众人都会敬畏我们的品质,而天下万物也会自然而然地归服安顺。

老子所说的“守朴”就是按照道的自然规律来办事。“守朴”就是甘愿做,甘愿成为别人的环境,甘愿把舞台让给大家去有为。别人舒心了、成功了,自己就更上一层楼了。

第三十二章《道动天下》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能守住道的人,就是守住了天地的根本。

规律二:体任自然,是人生的大智慧。

规律三:守得住“无”的人才是真正有道的人。

人生不成功的原因大体上有两个:一个是万念俱灰,这是心理和生理走向灭亡;另一个是踌躇满志,这是在目中无人的亢奋中走向灭亡。所有的成功都需要朋友,但更大的成功需要的却是“敌人”。因为,这个“敌人”会激发我们的斗志、强大我们的意志,甚至能让我们从失败中升华自己的格局、弄清世间的规律!一个人,能守住自己心中的道、按照道的规律去做,生命才会顺畅。

人生中,成功并不复杂,只要按照“做——用心做——利他做——坚持做”的方式,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反过来,如果忽视了实学、实干,总是远远地惦记着梦想,那迟早会被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打败。道是平衡之道,我们做事也要兼顾平衡,也就是既要能高高山顶立,又要能深深海底行——在不忘梦想的同时,还能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那生活迟早会回馈给我们一份厚礼。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

冥想是对宇宙下订单,因为“心不唤物,物不至”——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只有在内心种下希望的种子,我们才会向着光明奋力奔跑。

第三十二章的快乐农夫冥想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是一个“无我无名、守朴知止,遵循平衡之道去工作、去生活”的人。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人来地球旅行,就是来炼透人际关系的,这就像泥土炼透了才能成为坚固的砖瓦,炼不透就如同泥坯一样,一见水就冲烂了!生活里,人欺人,天不欺人。而且,天给人加福都是从逆境而来的。若是遇到逆境就中箭落马,那就半途而费了。面对逆境,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所以,逆境来了,这是天地给我们送德来了,不但要接受,还要感激。

如果不宽恕别人、不原谅别人、眼睛老是盯着别人的缺点,那最终是苦了自己。当情绪的卡点慢慢长大时,身体将会被它们吞噬。而心灵的疗愈必须要回归到本源,不要强求沟通,要体会静默!静默中有真朴的爱、大道的爱!

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