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整衣衫,继续……

 小赵作文 2021-11-07

一前辈打电话给我,问我最近两年的获奖情况。

除了有两节获得了一个尴尬的名次的课之外,其余,我还真的想不起了。我打开专门设置的文件夹,里面除了这两节课之外,真的是空空如也。

突然,我也感到“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被自己吓了一大跳。时间过去了,却不着痕迹。

一整天坐在电脑前,手里的工作一点进展也没有。想要跳脱出思维的条条框框,却发现除了这些条条框框,自己根本无法思维。天天都在看书,却好久没有看书了。

天天都在看的书,是在使用已获得的方法,按部就班地往前走。所以,这天天看书,也相当于天天没有看书。你需要按照新的思维路径去面对眼前的任务。那新的思维路径在哪里?似乎在手边的一本书中,可那本书开开合合,只看了书的第一章。

曾经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写的散文还很有味道。后来期望自己的散文里不总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小纠结,而是有一点思想的深度,思维的广度。有了这样的期待之后,觉得自己似乎连有味道的散文都写不出来了。

有了跃上台阶的想法,却害怕吃苦不愿寻找跃上台阶的工具,所以空余悲伤。

和朋友聊一节课,大谈设计得如何牛头不对马嘴,自己思考得如何清晰。我们都知道,那种清晰只是一种自以为的清晰,摆到台面上的时候,依然有很多说不过去的地方。就比如,自己手里也正在设计的一堂课,枯坐好多个夜晚了,依然一筹莫展。

孩子们写上学路上的秋景,差点把各个地方的对秋天很敏感的植物都搬到了上学路上。现在,立冬了。银杏树叶才开始在大风中优雅地翻转,庆贺自己的轮回。其他的树呢?依然绿着,像青松那般绿着。校园里的三角梅,开得艳丽无比,在风中招招摇摇。

我们总是忽略身边的事实,只顾幻想那无数精华凝结起来的模样。

于是,我们会在这中间产生一种落差,我们会觉得有些事情就是要端着,必须要端着。可那不是真实。把生活与落在纸上的东西割裂的结果就是,自己很累很迷茫。

我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写你看到的秋天。孩子们回答:“老师,我其实还没有感觉到秋天的到来。”这句话,是多么大的智慧呀!在还没有感觉到秋天到来的时候,却被迫写秋天,不想象,不移栽,又怎么能行呢?

如果整合一下,探究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迎来秋天?这是不是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呢?

一想到这里,我又觉得这两年也并非空空如也,至少来说这个过程是有趣和有意义的。这个过程中,没有成果,但是还是能看见一些效果。记得多年前,就很迷惑“成果”和“效果”的意思。现在时间教会了我,让我清晰地辨别清楚了这两个词语。

不割裂,不放弃,往前走。争取“效果”“成果”兼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