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养生|冬天越冷越能养精蓄锐,这几条原则要记住

 牛妈古法育儿 2021-11-07

立  冬

2021年11月7日

辛丑年十月初三

12:58:37  

随着一轮大范围的寒潮来临,冬季终于来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内经》里也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养藏之道也。”

冬季是一年四季的终点,阳气经历的春生、夏长、秋收后,此时开始进入潜藏阶段,表面上看天地间一片萧瑟,毫无生机,但正是这个阶段,让阳气得到了充养。

而且在这三个月里阳气闭藏得越深、越彻底,来年生发的力量越强。今年的冬季格外寒冷,也为阳气潜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所以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类,不是一味地前进、增长就是好的,后退、衰败中同样酝酿着大生机,所谓“退步即是向前”,“无用即为大用”。

就我们的养生而言,我们不光要重视长养,更要学会好好收藏。在衣食住行和精神上顺应收藏之道,当阳气能够顺利潜藏,不被打扰,来年春天就会生发得更好,能量更足,我们成年人会觉得精气神十足,而孩子们生长发育的劲头则更猛。

因为气血都回来了,我们就可以好好修补一下身体存在的亏虚,把底子补扎实了,尤其是肾虚,因为冬天在五行中与肾相应,肾在冬天功能最旺,而肾又是人最原始的生命力来源,因此冬天补的不是外围的,而是根本,也只有冬天才有这样的福利,不容错过。

01

调睡眠

冬天首先要调整的就是睡眠,冬天是白天最少、夜晚最长的时期,我们顺应这个变化,也要让睡眠时间和天地接轨,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十分必要。一年中冬季为阴,一日中夜晚为阴,因此冬季的夜晚是阴中之阴,而人醒为阳,寐为阴,如果在大环境属阴的时候,我们还处于阳的状态,就是逆天行事,对身体必有损害。

02

减消耗

睡觉是最基本的顺,其实到了晚间,各方面都要以沉稳、安宁为主旋律了,晚饭尽量在五点吃完,中医讲“不吃申后饭”,申就是5点,就是让脾胃在晚间进入闭藏状态,不要再消耗气血了。当然了,这是理想情况,我估计大部分家庭都做不到,但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道理,然后在落实时尽量把吃晚饭的时间往前赶,越往后越对身体不利。

晚饭后切忌做扰动气血的脑力、体力活动,夜跑等剧烈运动就不必了,可以舒缓地散散步,或站桩、静坐、冥想、听轻柔的音乐,聊天,按摩、做做简单家务,孩子很适合在晚间练练字,对敛神、静心很有帮助,可以安排上。

也可以读读书,但切忌不要读那种让情绪起伏大的书籍,恐怖的、搞笑的、烧脑的、悲伤的都尽量避免。

现在很多家长会在晚上给孩子安排网课,其实晚间接触蓝光越多,越影响睡眠,所以晚上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最好少接触屏幕,网课最好也能提前一些。

03

防风寒

冬天的主气是寒,自然要把防寒保暖重视起来。最近感冒、咳嗽、鼻炎的孩子明显增多,都和受寒有关。除了领口、袖口、腰腹部、裤腿处这些容易受风寒的地方,寒冷的日子里,孩子还应该护好口鼻,鼻是肺的窗口,而口链接的是脾胃,这两个地方如果有寒风进入,就会直接伤害到肺和脾胃。头部是诸阳之汇,是最怕热不怕凉的,一般来讲,头要凉,但这是相对的,对于阳气不那么足的人,到了这个季节就需要戴上一个甲帽了来御寒了。

04

巧进补

冬季适合大补,因为气血都趋于内,所以和春夏秋三季相比,各个脏腑的气血都是比较旺的,营养物质吸收转换的效率也比价高,而且还能随着气血的潜藏补到肾上。

但也不能一味地滋补,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以前的人是营养匮乏居多,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顿肉,而现在的人则多是营养过剩,恨不得天天吃肉,所以体内痰湿都比较多,此时如果再大补特补,往往补进去的不是气血,而是痰湿、热毒了。

冬季应该怎么补才好呢?我认为现代的人最适合的就是吃根茎类蔬菜。在冬季里,植物的能量也都储存到了根部,所以此时的根茎类蔬菜正处于能量的巅峰,而且植物之根与人体之根的肾同气相求,所以也能补到肾上。根茎类蔬菜包括莲藕、红薯、马铃薯、山药、芋头、萝卜等等。另外,各类坚果、豆类,栗子、花生、芡实、黑芝麻、核桃、枸杞等也都是擅长补肾的冬季美食。这些食材我们都可以在饮食中多多来用。

05

退而思

中国有一处园林叫做“退思园”,我觉得“退思”两字最适合形容冬天的精神状态。

人不能一味地积极进取,在我们为生计、事业、家庭、名利忙碌奔走的时候,很难静下来心来反思一些生命中更核心的内容,就像那句诗所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忙,其实是心盲了。而只要我们退下来、闲下来的时候,才能出现一种更超然更豁然的感悟,这就是智慧,是从心中生出的,而不是大脑思维想出来的。而人到中年后,已经踏入了人生的下半场,我们的时间、精力也都已经过了巅峰期,容不得像年轻时那么大肆挥霍了,所以适时能让自己闲下来,静下来,退而思之尤为重要。

而我们的孩子们,虽然处于生命力的上升期,但也不宜安排得太满,要有足够自由安排的闲散时间,这也是很多家长不能理解的地方,西方脑科学研究发现来,无所事事、白日梦、发呆都是心灵漫步的形式,这段时间不仅是对压力的一种缓冲,也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对自我情绪的了解、对自我发展的规划、从他人视角看问题的转换,以及灵感、创造力、理解力……生发的时期,这些都是一个孩子能否在精神上元气饱满的关键。

所有的动都是以静为基础,

所有的长也都是从藏里生出,

这就是阴阳消长之道。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大环境里,

愿我们能够领悟到冬天的大智慧,

退下来,静下来,慢下来,

与天地的脚步相应,

活得更加自然、通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