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妈说:把你培养出来不是让你留在国外找老外的!

 毛毛虫_Claire 2021-11-08

关于我的一切和有用的推文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哦!

上面这张图,是个粉丝发给我的。她在国外读了本科和硕士,也很幸运的找到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和朋友party时遇到了现在的男友,两个人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的soulmate。交往了快2年,准备安定下来结婚。

没想到妈妈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说了些难听的话。她说这还是能看的话,有一些都不好意思截屏出来。

妈妈主要是认为独生子女而她肯定不再回国了;无人在身边养老,自己语言又不通,更不可能出国。

这女儿算白养了,还沦为亲朋好友的笑话。

这个姑娘很伤心也很矛盾,觉得自己愧对父母。其实她家庭条件很好,父母也舍得送她出国这么多年。但是没想到最后出现了无法调节的矛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一部19年很火的台剧《俗女养成记》,现在出了第二季,我还没有看,但是第一季我很喜欢。

女主角陈嘉玲在快40岁的年纪,退了婚,辞了职,回到了台南的老家。

这个开头在任何人看上去都是一个废柴生活的开始。

(这是前两天一个朋友给我的留言,

哎,慢慢的年龄焦虑啊!)

但是随着这部剧情节的深入,你却能感到满满的力量和感动。

在外人看起来她不成熟,很幼稚,但这些行为背后的底气,就是她的家庭。

她的背后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她无尽的宠爱,还有弟弟对她无尽的支持。

哦,对,弟弟的故事也非常得精彩,也侧面说明了她们家气氛的美好,在这里就不剧透了。

那在第一季的最后,她有重新返回到台北吗?还是继续生活在台南?

其实在哪里都是一样,因为在哪里,她的身后都是有她家人的支持,走到哪里都无所畏惧。

一定要结婚吗?独身一人又怎样?一定要月入上万吗?简简单单没有压力的工作又怎样?一定要世俗意义的成功么?成为一个失败者又怎么样?

看到结尾的时候,我真的是有热泪盈眶,感动于她有一个这样的家庭。感动于她家庭的幸福,在不富裕但富足的生活当中,给她的良好的家庭教育。

都说女孩要“富养”,到底什么是“富”呢?夯实的经济基础,还是上面的高耸的财富宝塔?

我觉得是“富足的爱”吧!

还记得我给你们推荐过好几次《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吗?

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其中有一章专门写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比如,我们习惯于把孩子的性格特征归因于遗传。但实际上在家庭教育中,这些都已经被父母双方调整,训练,教导和重塑了。也就是后天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着巨大影响。

而一个孩子对世界最开始的认知和态度,和他/她的母亲有莫大的关系。

母性技术”即一个母亲和孩子的合作,以及赢得孩子配合的能力。

其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瞬间,包括抱孩子,和他/她说话,洗澡,喂奶,喂饭,叫起床,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机会,喜欢她或者讨厌她,配合她或者是不合作。

当我们看到许多年轻妈妈总是感叹于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听话,而自己家的孩子多么不配合,实际上各种原因都已经体现在她最开始对孩子的态度,即与孩子最初的“合作”是否融洽了。

其中提到,孩子和父亲的关系是否良好,实际上也是由母亲直接决定的:

如果母亲通过表现自己和丈夫的爱,帮助孩子把兴趣拓展到父亲身上,家庭就会非常和睦。

她通过让孩子第一次体验到对一个他人的信任,然后将这份信任和连接进行拓展,直到能够囊括整个人文环境。

而如果母亲一心只想让孩子关注自己,孩子则会产生“妈妈是我一个人的,她不属于任何人”的这种想法。

这个观点也是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核心。

而发展到极端情况,儿子就会把母亲当作解决方案问题的唯一对象,也就是除了母亲,他很难与别人合作。

甚至是择业,与他人合作,人生观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归因溯源为原生家庭,甚至是母亲的言传身教。

所以现在很多女生讨厌的“妈宝男”是如何产生的,也就可见一斑。

他在书中总结道,“童年造就的印象,塑造了永远存在的人格。”

我该如何削减原生家庭的(坏)影响?

影视剧书籍里面,我们看到,如果一个人敢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因为原生家庭给予的底气给予的爱;而社会新闻里,我们看到得更多,都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不好的邪恶的影响。

大部分人都愿意和别人谈论自己原生家庭好的一面,而不愿意谈起不好的一面。觉得这部分就像野兽的伤口,只能在深夜的时候,自己舔舐,自己消化,羞于谈起和表达。

所以如何去进行自我教育,削弱原生家庭对自己不好的影响的一面,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

我经常鼓励大家要多读书,看电影。去看别人的故事,去品别人的人生,实际上也是会给自己提供一些勇气,提供一些方向。

前一阵和一个认识好几年却许久未见的朋友吃饭。聊天时,我发现她身上有很多和曾经不一样的地方。

印象里,她口中的爸爸是很好的人,对她也很好,对她妈妈也很好,人品不错,生性善良。但是她爸爸有自己的问题,比如说,大部分情况下,如果有不满是不会表现出来,但是会积聚在一起突然地爆发。

而我这位朋友学生时期也是有一点暴脾气,东北姑娘脾气大一点。

但是,最近见面的时候,觉得她的性格没有原来那么火爆了。

聊到的时候,她说她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实际上是在受她爸爸的性格所影响很大,她本来特别讨厌她爸爸这样,但是为什么就变成了这样?

她笑着说:

“难道人总是不可避免地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么?”

“我觉得这样很不好,所以我试着调整自己的脾气。不是说去压制,而是找一些比较良性的方式让她宣泄出来,或者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感觉自己温柔了不少!

甚至于,她说她在择偶的时候,都会按照她爸爸的标准去考虑对方。

“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的观点,不压抑,不积聚,不会在突然的某一点爆发。”

“其实那种感觉挺吓人,就是他突然发火,你也不知道是到底是哪里惹到了他。很害怕,战战兢兢,畏首畏尾,让我觉得我都不是我自己了。”

“小的时候,还有一些很少女的想法,想要找高富帅呀!现在就是看这个人的性格,是不是够温和,或者是不是够直接,有话直说。”

 ......

看见她这个样子,我觉得挺开心的。因为印象里她的性格不是很开朗,也不够自信。

但是现在看她说的话,感觉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十分地自信,漂亮大方。

 我还能成为更好的人吗?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印记,但这不是上天掷色子,我们自己还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我上面提到的朋友,其实她就是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变得更好。

前些好几个朋友都推荐我读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很薄,读得很快。

如果你看到这里,就能看到我的小抽奖呀。在评论里抽一个送这本书😜

故事讲的是一个本来很热情,时尚又喜欢冒险的蛤蟆先生。

他最近陷入抑郁,甚至于想要自杀,他的好朋友们就帮他找了一个心理咨询师,苍鹭。

第一次会面结束,蛤蟆先生问苍鹭,“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苍鹭回答,“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书的作家是一个英国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他通过浅显的小故事,来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程序的基本模板。

不同于蛤蟆先生的朋友,苍鹭每次在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都会问蛤蟆,“那你怎么样认为呢?”但是从来不给出答,而在这个过程中蛤蟆,一点一点地增加了思考,减少了对苍鹭的依赖,最终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苍鹭给蛤蟆的其中一条建议就是要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特定的情形。

那么怎么调整自己的行为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三种不同的自我形态,在遇到不同事情时,我们会在三种状态之中进行无意识地切换,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 “儿童自我状态”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情景和场景中为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做出和小的时候一样的行为和感受。

就像有很多影视剧当中的经典桥段,主人公进入电梯或者进入小的房间之后,就突然感觉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有很多都是因为小的时候,被关小黑屋的这种经历,尤其是霸总。

而故事中总会有一个很温柔的女一号或者是男一号,通过帮助他或者让他自我暗示来帮助其更加勇敢。

🔘 “父母自我状态”则是说我们会表现得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价值观,道德观,对生活的评判标准都是和父母如出一辙。

虽然父母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也有我们生活的独特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去寻找自己的独特,去树立自己的三观自己的评价标准。

我们不是父母的复制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一个人最可怜的样子,就是一辈子活在父母的阴影里。貌似很幸福的样子,背靠一颗名为父女的大树,晴天时遮阳,阴雨天庇护,干涸时浇水浇灌它,困苦饥饿时依靠摘取果实,共生共存么?

🔘 而“成人自我状态”则是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能够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的状体。

此种情况下,我们不再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也不再被脑子里父母的过去声音所驱使,我们就是我们自己!

这三种状态没有好坏,对于人来说都是必须,但是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自己的这三种状态。如果“童年”和“父母”开始干扰你了,就赶快去寻找“自我”。

边看书边看着蛤蟆和秃鹫的每一次见面。

蛤蟆先生真的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逐步地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不再畏惧自己展露出儿时的行为思维模式,不再害怕像父亲行事风格的好友,也很勇敢地进行自我生我的规划。

相信你们看完这本书,也能和蛤蟆先生一样,逐渐走出童年的阴影以及父母对自己的多度干预,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 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经历感悟吧,抽最走心的一位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

朋友们记得经常来看看我呀,

可以把我设为「星标」☆~

步骤如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