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微语职场 2021-11-08

上世纪80-9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深受全国人民喜爱。而如今,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先生已然与世长辞,但他留下的武侠小说依旧深受欢迎,连年翻拍不断不说,仍被奉为经典。一个作家的高成就,既离不开他的奇思妙想,光怪陆离的武打招式,又离不开他行云流水的文笔。但在我看来,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的故事直击人类的本我——即时满足。

您看,金庸武侠小说中有很多这样的内容:一个平凡的少年,经历一段奇遇,轻松练成奇功,取得成就……张无忌学成九阳真经如此、郭靖学成降龙十八掌如此,他们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成了其他武林大侠终其一生才能练成的神功,甚至是一天速成。并且,故事突出了主人公憨厚、善良的品质,似乎好运只会光顾那些心性简单的人,让人们误以为要想获得成功,心性优于努力,只要长期保持心性纯良即可。当然,人们乐于相信这样的结论,毕竟保持纯良比保持努力要容易很多。

俯瞰当今5G时代,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似乎都被强制按下了快进键。不论读书、考试、亦或是工作、赚钱,人们都想踏上一条通往速成的捷径,因而衍生出许多没什么用处却能令人获得心理安慰的新手速成课。可惜故事就是故事,人终归要脚踏实地:想要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但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到底什么是耐心、如何获取耐心。我们只是被不断教导:“做人做事,不可急于求成,不可三心二意,一定要保持耐心!”以至于大多数人对耐心的概念理解倾向为忍受无趣、忍受痛苦、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就是用意志力去对抗,如果做不到,只能说明我们是失败者。

然而,真相根本不是如此。我们对耐心的理解过于表面,以至于大部分人在痛苦中搁浅。既然耐心是人类的核心品质,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补上这一课。

一、人类的天性——缺乏耐心

根据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缺乏耐心本来就不是可耻的大事,与自己的道德品质也全无关系,这是人类天性使然罢了,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共识有些不切实际,那不妨观察一下你周边的婴儿、幼儿和成年人。

婴儿刚出生时,全靠本能活着。出生6个月的宝宝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核心,整个世界会随着自己的意识而动,这正是最强烈的即时满足;几岁的幼儿可以瞬间变换哭脸和笑脸,得到满足就即时欢笑,不满足马上沮丧暴怒,他们丝毫不掩饰自己即时满足和缺乏耐心的特征;等到上学以后,随着理智脑的发育和学业知识水平渐长,他们的耐心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小学、中学、大学时所呈现出的耐心表象明显不同;成年之后,人的生理机制趋于稳定,保持耐心的能力增长趋于平缓,或许永远停留在当前水平,甚至倒退。我们不难发现,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都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本我的人,他们的延迟满足的水平更强。

二、掌握认知规律,才能使耐心倍增

大多数时候,我们对困境缺乏耐心是因为我们看不清全局,不清楚自己身处事物发展的何阶段,所以总是拿着天性这把短尺到处衡量,以为成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事实上,只有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善于利用规律,则会极大地提升耐心。

1.复利曲线

复利效应不仅仅在经济学中有巨大作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非凡的价值。复利效应为我们展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缓慢,但达到某一拐点以后,会飞速上涨。不过想要拥有这种力量,我们需要冷静地面对前期增速缓慢并且努力坚持到达拐点。对于没有任何特殊资源的平凡个体来说,长期践行复利效应这一价值积累规律,早晚会有所成。当然,前提是选择好对的方向,并在积累过程中反求诸己,不断扩充自我的舒适区,拓展个人能力范围。

2.舒适区边缘理论

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规律——舒适区边缘理论,它揭示了人类能力成长的底层规律:不论个人亦或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长期处于舒适区的边缘地带,并不断向拉伸区靠拢,拉伸我们的舒适区。

有了上述宏观理论作支撑,我们就可以观察微观规律了。对于学习成长来说,成长的权重对比是每个人在生活过程中首先认识到的,它揭示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怎样行动、促成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对于学习来说,学习之后才能思考,思考之后再行动,行动之后才会发生的改变更为重要,如果不盯紧内在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来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很多人看似每天用功读书,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时刻因为没按时打卡而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关注表层的学习量。他们似乎读了许多书,报了很多速成班,天天打卡,日日坚持,自我感动式的期待感动别人,但是就是没有深入关注学习后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觉得学无所获,更有甚者觉得自己可能还不够努力,需要加大学习量,结果可悲的是陷入恶性循环,愈发焦虑。

原因是我们的天性作祟。因为单纯保持学习输入是最简单的,做五颜六色的学习笔记,慢慢的成就感,而思考、行动和改变则相对困难很多。在缺乏知觉的情况下,我们会本能地趋难避易,不自觉地沉浸在表层的学习量的积累中。

还有一个原因,表层学习是最容易通过两边看到效果的,而底层的改变是质变后才能发生的,所以急于求成的天性也会促使我们选择前者。

3.平台期

这个规律表明,时间和学习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线性关系(学多少,得到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的趋势。

可以肯定,学习任何知识都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会进步很快,然后渐渐变慢,进入一个平台期。在平台期我们只有付出大量的努力,但看似毫无进步,甚至可能表现为退步,不过这仅仅是一种假象,只有不断巩固,突破瓶颈,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

当我们了解上述规律以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孤独或失败时作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选择继续坚持。从这个角度看,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后果,而是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三、怎样获得耐心

首先,接纳本我,放下心理包袱,接受自己

其次,面对诱惑时,学会延迟满足

最后,面对困难时,主动转换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作者:微语职场,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用专业、冷静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欢迎关注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