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起干活为什么比熬夜干活要难得多?~以笔译作业为例~

 翻来译去默磨语 2021-11-10

宣扬早起之好处的文章,大多会说到很多成功人士都具有早起的习惯,他们因为早起而保持了旺盛的体力与快速运转的大脑,早起也会被当作自律的象征,等等……

尽管早起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可为什么一般人就是明白其间的道理也很难做到呢?大多数人宁可熬夜赶作业赶工期,也不愿先睡然后早起再干,这又是为什么呢?翻译人以笔译作业为例,谈谈为什么早起干活比熬夜干活要难得多……

真刀真枪的笔译作业是有严格的交稿期要求的,交稿的时间有时候需要精确到几点,而不是一个笼统的几号、早上或下午,能否严守交稿期并交出高质量的译稿,是以译为生的人的生存线。与时间赛跑的笔译作业,需要译者具备对作业所需时间的估算能力、对作业进度的掌控能力以及一定的抗压能力,没有一点儿的心有成竹,就会手忙脚乱越干越慌,继而给责任心强的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那种压力真的可以让人的血压顿时飙升的。

熬夜作战,是笔译人经常会干的事情,因为怕赶不上交稿期,只有干完才会安心睡觉。对没有固定工资可拿的笔译人来说,不遵守交稿期,就等于自断好不容易到手的一条财路。但是,把熬夜干的那部分改到早起来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颇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有望改变。心中有竹,你才敢先睡下,然后早起接着干,心中没有那根竹子,哪怕是一根毛竹,也是断断不敢的。现在,笔者宁可根据情况在2~5点之间起床,也要先在11点前入睡,哪怕睡2、3个小时也好。短暂小睡之后早起做笔译作业,白天再去应付其他工作,根据工作的安排偶尔不得不这样实践,以降低通宵达旦对身体的损伤。

从熬夜干到底,到早起接着再干完,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从以下这些心智与技能层面上来支撑。人只有深切意识到熬夜之坏处,真的想要去改变的时候,才会去动脑筋改,只有尝到不熬夜的真正甜头之后,才会继续执行并改进,所以,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意识,必须建立起不熬夜的原则。其次,有了原则之后,就要想如何让这个原则变得切实可行。在经过大量紧张的笔译实战后,慢慢地译者就能相对准确地对译稿作出评估,评估它的难易度,测算自己的作业时间,没有这个相对准确的评估,是无法留有余地地安排早起时间的,也无法睡得心安理得,在闹钟声中一跃而起。早起后的作业,实际上是一场紧张的时间赛跑,需要开足马力,在提高作业效率,缓解紧张情绪的背景音乐中,高度集中地处理稿件,这个处理包括脑要想词,手要打字,并快速在网上查阅各种所需的资料等等。

心智与技能是相辅相成且互为促进的,心智是让自己运筹帷幄,在作业压身的情况下也能心平如水的基础,笔译技能则会为掌控好自己的心智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援,让自己越战越勇,而不是越来越慌,是一种看着时间的流逝,迎来胜利曙光的美妙感觉。当一次次的早起作业让自己一次次地有胜者的喜悦时,人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早起,而不是熬夜挑灯夜战了。

在有限时间里的笔译作业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作业,也是颇考验人的一项作业,需要脑力、体力、眼力,为了维持这些力在一定的水平,就必须改掉熬夜干活的习惯,虽然早起干活不容易,但为了更健康的自己,这一步是必须跨出去的!

【不咖翻译,七言八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