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暖胃舒适,身心俱放松。经常煮粥的朋友会注意到,超市小米有两种,一种是黄小米,也就是大家经常用来煮粥的小米,还有一种是大黄米,因为两者看起来特别像,很多人误以为用哪个煮粥都一样,单两者无论是在口味还是在营养上,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弄明白以后,就不要再乱买了。
品种不同
我们平时用来煮粥的小米,是禾本科类植物,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谷子,人工去掉谷子外面的一层壳,就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小米,小米的体积比较小,颜色偏亮,更有光泽感。黄米称之为黍,黍去皮后称黄米,黄米比小米稍大一些,颜色偏淡一些,光泽感也差。
食用方法不同
小米一般都用来煮粥,煮粥时候可以和南瓜、绿豆等食材搭配食用,因为小米质地较软,吃起来细腻好消化,适于各类人群食用。黄米质地相比小米较硬,且比较黏,最常见的食用方法就是制作粽子、年糕、汤圆等主食。
营养价值不同
黄米和小米都具有滋补功效,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粗粮,小米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可治疗反胃呕吐、脾胃虚热,避免消化不良,常作为病人、产后妇女、身体虚弱人群的进补食物。黄米主养肾气,补虚损,开肠胃,适合有肾病的人用于食疗,产妇吃了可以补血益气,但是因为黄米质地较硬、且黏稠,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以免造成胃积食,影响消化。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通过本文描述,大家能看出来虽然黄米和小米长得很像,但是从品种、使用方法到影响价值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虽然功效不同,但二者都是非常有营养的粗粮,搞清楚它们的差别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去选择了。
作者:小鱼
责编:刘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