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了,天气越发冷了,凛冽的北风呼啸吹着,身子骨稍微虚弱的人一旦风寒侵袭筋骨难免会出现筋骨痹痛。中医历代重视未病先防,故而秋冬季节务必要重视防寒保暖,增添衣物,远离阴寒潮湿的环境,尽量不要站在风口,一旦感受风寒湿邪就要及时设法驱除。 十多年前,我在药都亳州行医的时候每至冬季都会接诊许多寒湿痹痛的患者,淳朴的老百姓为了生计常常在风寒雨雪中不辞劳苦的做事,所以很多人都会出现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筋骨而致关节痹痛。中医治疗痹痛首选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我常常根据病证选方选穴进行治疗,疗效都比较满意。只是经常会遇见一些经济条件比较拮据的乡民,为了节省治疗费用常常介绍一些经济实用而又实惠的小方子给他们,最常用的莫过于烧酒炒老姜外敷治疗寒湿痹痛,颇有良效! 处方:老姜100克,高度烧酒(50°以上为佳),绵纱布、保鲜薄膜适量 制法:①老姜洗净污泥,沥干水分,切成0.2~0.3厘米厚的姜片(或拍碎成姜碎);②倒适量烧酒于锅内,小心点燃(可以用棉线做引线点火,注意不要被烧到),至烧酒滚热,用锅盖焖灭明火,迅速加入切好的姜片(或姜碎),用锅铲翻均匀;③趁热铲出姜片(或姜碎),均匀地铺在绵纱布上,以手触之不烫时,趁热敷于痹痛处,外用保鲜薄膜缠裹,至生姜温度不热(或敷至皮肤微微发汗)时去掉,日一至二次。④使用过的老姜、烧酒可以反复使用,至辛辣之味消失再弃掉,不必浪费(经济条件允许者可以一次一更)。 主治:痹症,因风、寒、湿邪侵犯人体经络、筋肉、骨关节而致肢体关节及筋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诸症。 解析:老姜即姜母、生姜,一般指立秋之后收获的姜,味辛辣,性微温,性窜不收,御湿气,解风寒湿痹,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翻胃之疾,功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生姜外用取其辛温散寒、温经活血之功。烧酒(白酒),甘苦辛温,善通血脉、消冷积、御寒气、辟湿邪、行药势,能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乃百药之长”。烧酒点燃后更增温经活血之效,与老姜互为佐使,姜借酒势,酒借热力,共奏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之效,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合而杂至”而成的痹症非常契合! 2011年秋季我曾去旌德县做医疗支援,因为那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日照相对较少,山泉冷冽,很多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老寒腿等,山区里缺医少药故而很多人都是拖着病体生活,我就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了当地的百姓,很多人使用后反馈效果很好。 来深圳后,这个方法使用的相对较少,今年(2021年)春节前后接诊过一例肩周痹痛的患者,因为居住的较远,不方便针灸推拿,就把这个方子介绍给他,患者使用一次,用药后局部皮肤灼热感显著,旋即肩关节痹痛症状若失,而后未有再进行外敷。前些时候,患者因病过来求医,谈及此方,感激万千! 良方应该共享,所以今日抽空把它整理出来,希望能帮到更多的朋友!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 坐诊地址:罗湖区人民北路1006号越港商业中心三楼(诊室25) 附近交通:地铁1、3号线老街站C出口 附近公交:门诊部1(104路、10路、220路、223路、29路、85路、M133路、M191路、M239、M482路等) 附近停车场:祥祺商厦地下停车场、百货广场地下停车场(越港商业中心对面) 以上内容同步发布在360图书馆“张玉龙医论”中。有需要解答的中医话题也可以留言给我,我会尽力阐述我个人的临床经验。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养生之道。“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草书开我襟”,凭借书法可以抒发心中意志,条畅情绪,养正蓄气,有助于研习传统文化,值得推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