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还没结束,我砸了自己的“铁饭碗”

 外滩商学院 2021-11-10

疫情还没结束,我砸了自己的“铁饭碗”。

要说2020年三月份最热闹的莫过于在线网课了,受疫情所赐,我也直播上线被迫营业,一次直播结束,一位多年前的老部下Vivian联系了我,说要见个面聊聊。

话说这个时候能出来见面的都是过命的交情,认识Vivian大概有十年了,自从两年前她入职了一家“鸡血”公司后就少有联系了,见面后她的第一句话就震惊到我了:“疫情还没结束,我砸了自己的'铁饭碗’”。


年近40转型进入了一个铁饭碗行业

要说2020年三月份最热闹的莫过于在线网课了,受疫情所赐,我也直播上线被迫营业,暴光的次数多了,好多老朋友也联系起来了,前不久一位多年前的老部下Vivian联系了我,说要见个面聊聊。

话说这个时候能出来见面的都是“过命的交情”,认识Vivian大概有十年了,自从两年前她入职了一家“鸡血”公司后就少有联系,见面后她的第一句话就震惊到我:“疫情还没结束,我砸了自己的'铁饭碗’”。

最近总有人讨论“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我把和她谈话的内容记录了下来,希望能帮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做了几年猎头后感觉压力特别大,特别想转型,那几年HRBP特别火,正好这家公司在招这方面的人,我以36岁"高龄”被录用的时候心里还是很忐忑的,毕竟这是一家大公司,终于可以有一个“铁饭碗”了。

但是入职后发现,HRBP团队里面只有我是每个模块都有经验的,很多HRBP都是刚毕业的小朋友, HRD是一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老阿姨”,一个在公司十多年的老人,总经理秘书出身,写报告的本事非常厉害。

你知道的,我在做猎头之前一直在欧美企业做HRM,所以进入民营企业开始还是有些不适应的,还好做了几年猎头,锻炼了和不同人说话的本事,加上我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很快也适应了民企的节奏。

莫名的加班、赶做各种PPT和报表,尤其是由于流程不清,需要随时处理各种内外部矛盾和冲突。开始我还提些建议,后来发现提建议领导会非常不高兴,也就不再发声了。


还有一点特别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是,我们部门不允许参加任何外部的培训与学习交流,无论免费的还是收费的,因此我基本都是利用自己的年假去外面学习,回来还要不动声色,但年假毕竟有限,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你看不到我的原因。这种前提下,部门的氛围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好在我是HRBP,更多的时间是和我负责的业务部门打交道,幸运的是我负责的业务部门的老大非常有想法,也有干劲,我们的配合非常默契,老大说我来之前他们以为HRBP就是部门助理,没想到我能给他们那么多帮助,两年时间团队士气上来了,业务也是蒸蒸日上。

但是,去年业务老大和几个核心骨干突然单挑要出去创业了,他们也找我聊,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创业团队,你是知道我的,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的,而且马上就满四十岁了,创业的风险对我这个职场“高龄人士”而言风险还是太大了,当时我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公司没有前景,铁饭碗锈迹斑斑

这次疫情呆在家里,让我有时间对自己的职业有了一个深度的思考,尤其是前一阵云南那个CEO撤掉人力资源部的新闻对我简直是醍醐灌顶,说实话,我很佩服这样的CEO,太有底气了。

虽然我不了解那个HRD是不是很委屈,但从媒体简单的信息里,我看到了我们部门的缩影:超长篇幅的PPT报告和数据分析,专业知识匮乏的HRBP队伍形同虚设,遇到问题“和稀泥”、撇清关系而不是如何解决问题……再这么下去,我虽然现在不会,但将来一定也会成为一个被业务部门嫌弃的人。

另外我对公司的前景也非常担心,这些年走马灯一样引进了一批又一批知名企业的高管团队,猎头费应该也花了不少冤枉钱,业务转型喊了几年,新人每年来了又走,对于自己原生的业务团队的各种不信任,没有像模像样的新产品出来,这样的公司未来还有多大的前景?腾然发现,我手里的这只“铁饭碗”已经锈迹斑斑了!

相反的情况是,去年出走的那个业务团队的小伙伴事业做得有声有色,产品市场接受度很高,而且已经拿到了风险投资,基于之前和他们的合作,我更愿意和他们这群人一块进步。


公司受疫情影响有裁员计划(其实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了,即使没有这次疫情,公司也需要裁员的),所以我很快就办理了离职手续,加入了这个创业团队。现在的我虽然很忙,但是却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公司也支持我学习业务和新的管理理念,所以我真的很开心,觉得自己又年轻了起来。

“这些年经历了几段不同性质的公司和岗位,对您当初离开外企选择创业有了更加深刻地体会,眼看着我也马上到了不惑之年,希望再过几年也能像您这样拥有一份厚重而淡定的专业气质……”
 
时代要淘汰你,连招呼都不会和你打一声

我真心为Vivian感到高兴,作为她的老上级,我知道她是一个非常有思想和实干精神的人,当初由于经济压力选择做猎头的时候她也和我聊过职业规划,我没有给她太多的建议,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遭遇和挑战,不去经历就没有发言权,而且以她的智慧和努力,肯定会博得属于自己的职场地位。

有人说2020疫情像是一个照妖镜,大到国家命运、小到家庭的悲欢离合。比如这次疫情加速了很多企业的生命周期,强的更强,弱的可能就提前消失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业态不断进化迭代是未来企业面临的大趋势,职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伴随着我们每个职场人的一生,如何成为职场常青树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重要命题。


曾几何时,让人人羡慕的外企风光早已被不断崛起的民营大厂所覆盖,去年某知名外企裁员,从大门口猎头涌动挑肥拣瘦,到后来被打上了“高薪资高姿态低能力”的标签,正所谓“时代要淘汰你,连招呼都不会和你打一声”。

当然,很多企业还是喜欢看一个人的职业履历,当你不具备足够的选人用人经验的时候,公司可能会被华丽的简历所吸引,但是真正会用人的企业往往会看你的价值在哪里,你的潜力在哪里。

躬身入局才是提高自我的一个有力武器

就我个人而言,也经历了外企、创业公司、上市公司、专业顾问的职业道路,总体来讲职业是无法做出精确规划的,时代在变,过去的成功经验是无法复制黏贴到未来的。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在创业的路上,我们可以做的无非就是“选择”二字。

“选对人”选择可以信赖的团队,“做对事”选择更有价值的事业,然后不断去学习和挑战自己的极限,“躬身入局”才是提高自我的一个有力武器, “铁饭碗”的概念早就不存在了,真正的铁饭碗是在你身上别人拿不去的坚定的内心,它永远会给你力量,帮你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使命。
 
果戈里曾经说过:“在没有开始履行自己的使命以前,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耐心,不要害怕险峻、漫长的几乎没有尽头的阶梯……”送给Vivian和在创业路上的你。

作者:黄静

外滩商学院智库成员,曾经做过大学老师、外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民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总经理等职位,多年不同性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背景,多次参与企业的业务拆分、机构重组、人员外派等重大事项,在人力资源规划运营、团队管理、文化建设及组织发展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外滩商学院立场


RECOMM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