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门这些美丽乡村迎来丰收季!“晒菜”晒出一道美丽风景!

 伊莎贝拉的勇气 2021-11-10

有一种味道,凝聚了四季的美味,

形成于冬季,

我们称之为“干味”。

每年11月至12月北风起时,

江门人就会选上最为肥美的鲮鱼和新鲜白菜,

自然晒干。

晒成的鲮鱼干和菜干,

不但可以满足家庭享用,

还可卖给前来观光的游客,

可谓一举两得。

彭伟宗摄

陈方欢摄

近日,

小编走进新会乡村,

看到屋顶、阳台、晒谷场、菜地上……

放眼望去,

都是晾晒着一排排的鱼干和菜干,

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成为新会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家家户户晒鱼干

一派繁忙景象

“秋风起,食腊味”,晾晒在阳光里的腊肉、鱼干、腊鸭……仿佛告诉人们,快要过年了。天冷,风大而干燥,阳光强烈,特别适合晒鱼干。提到鱼干,不能不提新会区睦洲镇的封鲮鱼。

时值初冬,走入睦洲镇,记者发现家家户户的阳台、露台、鱼塘边,晒得最多的就是鲮鱼干,而在睦洲市场,腊味摆满了店铺,来挑选的顾客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

时值初冬,睦洲镇家家户户都晒鲮鱼干 谭国基摄

睦洲镇的鲮鱼干是将鲮鱼晒到五成干之后,涂上特制的腌料再晒干,所以又叫封鲮鱼。家住睦洲的何桂兰夫妻两人,每年都在这个时候忙个不停,在楼顶上搭起了棚架,去鱼塘订购新鲜的大鲮鱼回来,通过放血屠宰、腌制、凉晒、涂酱料、晒干,美味的鲮鱼干就可以出售了。

鲮鱼干采取天然生晒,味道极佳 谭国基摄

“鱼要选生猛的,还要放干净鱼血,这样吃起来才不会有鱼腥味,然后在鱼背左右两侧各划上一刀,腌制时方便入味。这两刀要划得均匀,鱼才容易晒干。”何桂兰说,睦洲镇的鲮鱼干是天然生晒的。因南方气候潮湿,天气不好时,未晒干的鱼容易长虫或发霉,质量与产量都得不到保障,所以冬日有北风和阳光好的时候,最适宜晒鱼干。

何桂兰介绍,鲮鱼虽然多骨,但味道鲜美。秋冬时节,正值肥美的鲮鱼大量上市,用鲮鱼可做出上百款菜式,但最为江门人熟悉的,莫过于鲮鱼干。相比鲩鱼干,鲮鱼干的价格要高些,但是仍然颇受青睐。

“今年新鲜鲮鱼价格比去年涨了,约4元/斤,封鲮鱼也由去年的35元/斤涨到40元/斤。”何桂兰告诉小编,由于调味适中,每年冬季,她晒的封鲮鱼很快就会被街坊选购一空,还有深圳、珠海、广西等地的一些客人通过邮寄方式预订。

目前,在睦洲市场的各个副食摊档、鱼档都挂起了一捆捆的封鲮鱼,据档主介绍,这些封鲮鱼除了本地人喜欢吃之外,江门、会城、中山的客人也络绎不绝,前来购买。

彭伟宗摄

很多人都尝试过睦洲河鲜“三宝”:黄鱼、河虾、黄沙蚬,但是睦洲镇冬季的特色美食——鲮鱼干,你试过了吗?赶紧到睦洲镇一尝美味吧!

农村自制白菜干

阳光晒出来的美味

江门人爱喝汤,要煲靓汤,选好食材至关重要,有一种江门特产,煲汤味道非常香,而且营养价值高,它就是白菜干。

冬日暖阳,正是菜干晾晒时节 谭国基摄

三江镇白菜干是江门菜干的代表之一,其中,皮子村生产的白菜干质量最为上乘,闻名遐迩。冬日暖阳,正是菜干晾晒时节,踏入皮子村,村内处处一片忙碌的景象,空气里也飘散着菜干的香气。映入眼帘的便是村场上一排排晾晒着白菜的竹架,颜色层次分明,有刚晾上的翠绿白菜,有晒至半干的鹅黄白菜,还有完全干透的金黄菜干。晒场是伸展的画布,晾架是纵横的线条,已干或未干的白菜是层次丰富的色彩,青砖老屋是静谧的背景,构成小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源:三江发布

叶伯夫妇是村里种植板地菜的村民,已有20多年的种菜和晒菜干经验。他们每年都会利用晚稻收割后的闲置农田进行种植。“收获了晚造水稻后,10月份就开始种白菜,白菜适合这个季节生长。”叶伯说,皮子村充分利用土地,一年种三造农作物,两造水稻一造白菜,既不浪费土地,又能增加收入。

彭伟宗摄

现在皮子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成了冬种板地菜的习惯,每逢晚造水稻收割后就直接在稻田上种白菜苗。“皮子村三面环山,水质好、地质肥沃松软,出产的板地菜又甜、又嫩,所以,晒成菜干后品质上乘,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叶伯告诉小编,皮子村种出的甘蔗也特别甜,还有粉葛、番薯也都很好吃。

收割板地菜一般要选好天气,每到12月,天气干燥和有阳光的北风天,最适合晒菜干。小编看到,村民们正忙着烧水、煮菜、洗菜、晾菜,偌大的村场显得繁忙而温暖。叶伯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天气,大概三天就能晒干,若是刮北风,晾上两天就可以了。

怎样的菜干才算靓菜干呢?“靓菜干的菜梗呈金黄带透明,一阵阵浓郁清香的菜干香味扑鼻而来为最好。”叶伯表示,皮子村的菜干不愁卖,价格也相对较高,一般在35元/斤左右,有时也卖到40元/斤。

大红柑上市

柑黄秋高爽,果皮满禾塘

从十月开始就是新会柑的采摘期,而大红柑的采摘期是在十一月中到冬至前。

岑锡斌摄

趁着好天气,新会果农忙于把大红柑进行采摘和挑选,然后运送到加工场地进行剥皮晒干!

彭伟宗摄

在冬日暖阳的烘托下,曾经鲜嫩饱满的柑果皮慢慢地脱干水分,逐渐变成暗褐色,变得皱巴巴……就这样,柑皮在阳光下经过几天的曝晒,实现了它的“脱胎换骨”。

甜水萝卜大量上市

游客慕名来尝鲜

在这个冬季,除了腊味外,甜水萝卜也成为江门市民的心头好。

彭伟宗摄

现正值农闲时节,但崖门镇甜水村的田间地头却是一派忙碌的场景,因为该村甜水萝卜迎来大量上市。

彭伟宗摄

小编在甜水萝卜种植基地看到,甜水萝卜种植区变化很大,以前的小泥路扩宽了,还修了水泥路,停车调头方便很多。路的两边全部都是甜水萝卜,绿油油一片,一望无际。一垄垄水灵灵的萝卜让人垂涎欲滴,空气中弥漫着萝卜的清香气息,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着采收、断缨、去泥、装箱。

彭伟宗摄

种植户黄叔今年种植的一大片甜水萝卜,在他精心管理下,萝卜生长特别好。采访当天,已有客户订购萝卜1500多斤,一大早他就与妻子到田头忙碌起来。

 “这几年甜水萝卜的价格都有所上涨,以前每斤卖1元或8毛,这两年每斤涨到1.8元—2元,价格最高时每斤可以卖到2.5元。”黄叔告诉小编,甜水村甜水萝卜种植的时间一般是9月底10月初下种子,成熟后的萝卜都有2斤到6斤重。

一般的甜水萝卜重2~2.5公斤,个头大的甚至有3.5~4公斤重  彭伟宗摄

“吃过崖门的甜水萝卜之后,家里每个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味道清甜、饱汁无渣、入口即化。”在甜水萝卜种植基地,小编看见市民王姨正在选购萝卜,她说,4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第一次尝到了甜水萝卜,其美味让她印象深刻,此后每年到了甜水萝卜收获的季节,王姨总会到崖门镇买上几十斤甜水萝卜,留一半自己吃,一半送朋友。像王姨这样的食客并不在少数。每年冬至前后,甜水萝卜上市时,崖门镇甜水村便会迎来江门、中山、珠海、深圳、东莞、澳门、香港等各地的食客,尤其是到了甜水萝卜节举办的时候,珠三角的一些旅行社开设甜水萝卜基地一日游的路线,让游客下田体验采摘萝卜的乐趣。整条甜水村更是变得热闹,田头旁边道路上车水马龙,前来购买萝卜的客人络绎不绝。

甜水萝卜刚开始上市,就已经有不少外地客人慕名过来尝鲜。黄叔对甜水萝卜品质倍感自豪,信心满满。同时,黄叔还教小编,挑选甜水萝卜不要贪大,最好选3到4斤重的。

彭伟宗摄

甜水萝卜为什么格外甜?黄叔介绍,甜水萝卜好吃得益于甜水村优质的种植环境。种植甜水萝卜的主要地域范围地处古兜山脚的盆地上,古兜山每年的降雨量达3000毫米,丰富的雨水被茂密的森林吸收,渗入到地下的矿层,把丰富的矿物元素溶解在水中,然后再汇入甜水坑,滋润了甜水坑边上的土地。同时,甜水村附近的土地全是幼沙和泥浆组成的沙浆粉田,土质松软,疏松肥沃,透气性强,吸入水分适中,加上耕作层深厚,又有火烧底作田底,不易渗水,非常适合萝卜生长。

集合众多优越的自然条件,村民长期以来利用当地特殊的土质种萝卜,又引甜水坑的甜水来浇灌,于是孕育出的甜水萝卜具有又甜又无渣等特点。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儿歌听多了,赶快带孩子们到甜水村体验一下拔萝卜的乐趣吧!此外,第七届崖门古兜甜水萝卜养生文化节已经开幕啦~活动将一直持续至12月22日,有时间的市民不妨在闲暇时光来一场甜水萝卜之旅。

睦洲鲮鱼干、三江菜干、

崖门甜水萝卜上市,

新会乡村一派繁忙景象~

此外,新会这些村落也迎来别样的丰收!

新会沙堆草皮上市
为大地穿上“绿衣”

近日,新会区沙堆镇那伏村、行湾村等地种植的草皮大面积收获,农民们忙着将长势喜人的草皮按照一定的尺寸一块块铲起、打包上市,忙得不亦乐乎。

收割草皮使用的是专用小型收割机器  郭永乐摄

打包好的草皮被搬运上货车准备运走 郭永乐摄

小编在那伏村见到,农民们将收割好的草皮一卷一卷放好,接着把地面上堆放着的草皮搬上三轮车,转运到停在路边的货车上准备运走。收割草皮使用的是专用的小型收割机器,农民会按照客户要求的面积规格来操作。

打包好的草皮一卷一卷“躺”在地上 郭永乐摄

草场负责人彭先生介绍,沙堆镇的土质非常适合草皮种植,在540县道沿路的那伏村、行湾村等地都有人种植草皮。草皮在市场上应用广泛,包括球场、学校、住宅区及景观绿化。草皮可以过滤灰尘、净化空气,还可以减弱噪声、调节温度和湿度。他今年承包了几百亩土地种植草皮,种植3个月左右就可收割上市,这一批的草皮准备运往广西,作为绿化地面环境使用,可以说为大地穿上“绿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