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读纲要(二)

 木香草堂 2021-11-11

——对《纲要》“发展任务”中“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第二部分,阐述了今后十年中国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这一部分分八章来阐述,提出了六大发展任务:分别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还有两章讲述的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已经涵盖在这六大任务之中,将其专门列出来,是为了引起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加上继续教育,组成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六大任务中,政府以前对学前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关注力度明显不够,是我国教育的两块短板。对高中教育的关注更多是在升学率方面、形象工程方面,对其内涵发展、经费投入等的支持也很不够。

关于学前教育,《纲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的任务: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纲要》指出,“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如果将06岁的孩子再进行分段,那么0-3岁的婴幼儿教育显然属于家庭教育,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家庭。36岁属于学前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到幼儿园接受适当的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给予了比较明确的界定,是开展幼儿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在属性上有很大的差异。学前教育既属于教育事业的范畴,又属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范畴,保、教结合。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尚处于“自然人”的状态,要融合哲学、心理学、人体生理解剖学、脑科学等相关知识,作为幼儿教育的基础;要把握幼儿在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身体等方面的特点,找准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规律来实施教育。要做到这些,需要有一大批精通幼儿教育的专门队伍,需要建设更多的幼儿园来满足孩子入园的需求……从全国的范围看,每一项都是浩大的工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投入。

孩子入幼儿园学习是一个问题,进入幼儿园之后学习什么内容是一个问题,孩子在幼儿园中每天学习以多长时间为宜,也是需要进行探讨的。很多家长将学前教育看作是花钱请保姆,甚至希望全寄宿制的幼儿园,这是对学前教育的一种误读。幼儿保教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亲情,家长每天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使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一些发达国家就规定,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这样的规定不是因为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就是为了让家长和孩子有充分接触的时间。现在人们非常关注进城务工者的“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亲情的缺失有关,这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基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国情所确定的。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现在已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基础相当薄弱,需要花大力气建设。全面普及一年学前教育,还要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既要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组织教学,不照搬小学模式,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有要有利于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

“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是否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前跨一年,变成十年义务教育?显然不是。“普及”与“义务”的含义不同,普及学前教育是为更多的幼儿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家长可以选择;而义务教育则是强制性和均等性的,人人必须要接受教育,没有选择的余地。

2.明确政府职责

《纲要》指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这就意味着,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政府要切实履行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经费投入、监管引导等职责,努力增加普惠的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同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办园的积极性,扶持和引导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政府在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上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它体现着政府的责任,要建立起公办幼儿园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和家庭共同分担成本的机制。目前有很多地方的幼儿园,政府基本上弱化甚至放弃了自身的责任,社会办学力量办园变成了完全的市场行为,收费过高,群众多有不满,这种现象要加以遏制。政府应支持社会力量办一些质量高、收费高的幼儿园,为一部分群众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但不能将其作为主体或者唯一的选择。

幼儿园的审批、督导检查和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也是政府的主要责任。前者可以保证幼儿园的规范办学,后者可以促使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不断提升。

3.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纲要》指出:“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如前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底部在农村,最困难的就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将这个底部给抬高了,全国学前教育的水平将有一个整体的提升。

《纲要》提出在农村小学附近设学前班,让我想起了这次春节回老家过年,对农村的小学状况的了解。虽然农村学生数量不少,但农村小学的办学境况着实让人担忧,不少学校班级的学生人数很少。外出务工者带走了部分学生,在农村读书又觉得村里小学教学质量低下,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到了城镇的小学,这使得农村小学的师资、校舍都有一定的闲置。有的教师像带研究生那样教几个孩子,天冷的时候干脆就在办公室里上课;有的学校孩子跑光了,校舍处于完全闲置状态。

能不能将学前班办到小学里来呢?《纲要》提出在农村小学的附近办学前班,可能是担心学前班办到小学来,会造成小学学制延长、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但如果这些资源闲置者,或者利用率低,我看完全可以通过学前班给充分利用起来。这样做,校舍的改造不用花很多钱,主要就是增添一些符合幼儿教育特征的教学设备。当然,学前班要自成体系,不能让小学同化。可以在安排有学前教育学历的教师同时,吸引一些教学任务少的小学教师学习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通过培训使他们胜任学前教育的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