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凤来仪匾诗》赏析

 我的图书馆1m7r 2021-11-11

红楼梦》第一八


读红品诗词-80

有凤来仪匾诗》赏析

/墨吟 筱蕊

图1:左起:宝钗 黛玉 宝玉


元春与弟弟宝玉的感情自是与其他姐妹不同,当她看到宝玉竟知题咏,心里喜不自禁。她命妹辈各题一匾一诗,却命宝玉为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各赋五言律一首,说如此方不负自幼教授之苦心。宝玉只得答应下了,自去构思。

众姐妹陆续交卷后,奉命需题写四首五律的贾宝玉才写完两首,正在绞尽脑汁起草第三首,心中不免有些焦急。此时,宝钗和黛玉忍不住自恃聪明的心性,出手相助,为宝玉化解了燃眉之急,四首诗妥妥完成,宝玉终于舒展了眉头。这也是书中初次展示了大观园中两个最聪慧女子的出众才华,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宝玉将写好的诗稿呈上,题款为“臣 宝玉谨题”,元春自有一番伤感,省亲难以逾越君臣之礼,竟没有听宝玉叫过一声姐姐。

图2:潇湘馆


贾妃展卷依次看来,第一首五律为:

有凤来仪

(潇湘馆匾额)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宝玉所题匾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就是以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构思而成,写出了在竹林间品茶、下棋感觉到的清凉与惬意。

匾诗依然围绕潇湘馆多竹的特点,进一步描绘竹林之清幽,诗中的画面更美,意境更深邃了。

首联意为:秀美的竹子刚刚结下果实,正适宜等待凤凰来栖息觅食。此联是对匾额“有凤来仪”作题解,既隐喻贵妃省亲来归,亦暗喻黛玉定居潇湘。潇湘馆是大观园唯一有竹子的地方,竹之风骨与黛玉秉性相合。故脂批云:“果然,妙在双关暗合。”

颔联意为:一根根竹子随风摇曳,青翠欲滴;一丛丛竹叶凝聚成团,碧绿生凉。

匾联和匾诗中均有一个“凉”字,绝非偶然。“凉”应是悲凉吧,黛玉泪尽而逝的悲凉命运,怎不叫人想起湘妃痛不欲生洒落在竹子上的斑斑泪痕?

颈联意为:竹林茂密,既能防止流淌台阶的泉水飞溅开来,又能阻碍香炉中的香雾穿过窗帘飘散。

对于“迸砌防阶水”,脂批云:“妙句,古云:竹密何妨水过。今偏翻案。”脂批所引,典出《景德传灯录》,是南宋·道川禅师所书的两句偈语:“竹密不妨水流过,山高岂碍白云飞。”所谓“翻案”,即反其意而用之,足见宝玉用典之妙。

尾联以竹林与人物的关系作结,我们仿佛听到一个人在喃喃自语:竹子啊,请你不要再随风摇晃,那些凌乱的竹影会让我头晕目眩,惊破我白日悠长的好梦啊!

整首诗没有直接写人,却以环境描写为衬托来替代人物描写,景中人呼之欲出:一个是贾妃,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