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英译: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英语老师覃冠平 2021-11-12
古诗英译: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Let's both alight and thee let me wine and dine.
Where your departure is intended,may I know?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Underestimated,underappreciated comes your reply.
Withdrawn and resigned,nowhere but reclusing South Hill you go.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Curiosity enough is enough,I leave you alone.
A roaming white cloud knows boundless time.



“译”后记:

汉语古诗词不可“译”,包括英译,一如古语早有定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非移植不可者,图博已一乐尔,图博君子乐尔。

说具体点,一首只字都不可改动的汉语古诗“英”译时,它在英语里彻底失去了什么?

1、饮君酒:君下马,饮我酒。古汉语的这种“使动”用词,在英语里是无法体现的。

2、何所之:王维这首诗词属于“古风”,“古体诗”,也就是说王维时代,严格的格律诗平仄尚未形成,并不要求出于诗词平仄格式把“之所何”倒装成“何所之”,“古风”允许作者个人在写诗的时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何所之的“之”在古汉语里即“去”,“往”,“到”,如:吾欲之南海。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本诗里“何所之”即“之何所”的倒装(类似表达还有“(问询吴刚)何所有=有什么”)。诗人为什么不说“何所往”而遣词造句“何所之”,这在汉语语文里是可以大为分析和鉴赏一番的,同时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古汉语”,有“古”味,毕竟换成现代汉语“去哪里”,意思没变,意思却“淡出个鸟来”。

3、南山(钟南山):在中国和汉语文化里,“南山”自从魏晋的陶渊明开始即在诗词里“自带别义”(寿或归隐),富于丰富的社会与文化联想,绝对不只是仅带字面意思。而“南山”进入英语South Hill or Mountains后,所有的文化信息荡然无存:South hill就是South hill,跟East hill,West hill,North hill没什么两样。

4、白云无尽时:汉语是“意合”语言,只说“白云”足矣。“形合”语言的英语就不可以这样了,a cloud还是the clouds必须“形合”清楚。这种“请兄弟明算账”的语言表达,完全失去了汉语里那种“看破不说破”的虚幻的语言意境(美)。本诗只是王维朋友一个人,结合上下文选择A cloud似乎更帖意。

以上的这样“一通分析”,或者说“语言特色”也好,诗词“赏析”也好:为什么不说“何所往”,而偏说“何所之”等等,到了“英译”成英语,一切都会“荡然无存”,语言“外壳”的“精华”在英语里消失殆尽。

5、据说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尤其是“白云无尽时”一句,富于禅家的机锋。英语是否也能有能力把这种“禅家”意境表达出来呢?


说到“饮君酒”(即(送别)请君饮酒)中的“饮酒”,我倒想起了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的著名歌曲“饮酒歌”来,意大利语是Libiamo ne' lieti calici!翻译成英语用的是:Let’s drink!

其中的一段意大利文歌词翻译成英语又是这样的:
Let’s drink, let’s drink from the happy glasses
adorned with beauty
And this fleeting, fleeting hour
will be intoxicated with pleasure

Let’s drink the sweet tremors
arising from love
For a powerful glance
pierces through the heart

果然,Let's drink结合上下文有“饮酒”之意,不光只是“饮料”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