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先生的风骨

 江月之声 2021-11-12

  一部浩大恢弘、波澜壮阔的《白鹿原》,真正让我刻骨铭心的人物形象不是永远挺直着腰杆的族长白嘉轩,也不是富有传奇色彩、聪颖可爱的白灵(原著中的白灵比电视剧中的白灵要生动丰满的多,最起码她不“作”),也不是投身不同的人生道路的兆鹏兆海黑娃兄弟,虽然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都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他的影子,这个人就是朱先生。

  白鹿书院的朱先生,永远那么沉着冷静,永远那么从容不迫。他的话一旦说出口,即便不是惊天动地,至少也是掷地有声,他的语调虽不甚高,但在平和之中氤氲的是凛然之威、浩然之气、至情之理。我想,做过他的学生的人,一定会由衷地对他产生敬意;和他相处日久的亲人,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多上几分达观;甚至于他所厌恶的敌人,在他面前都不得不暂时收敛住跻身官场沾染上的戾气,而变得恭敬有加、有了分寸。

  朱先生是白鹿原上的一面旗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朱先生闯清兵大营时教给白嘉轩的一首行吟歌。这铿锵中带有悲凉、决绝中饱含深情的《阳关曲》,白嘉轩最初在唱它的时候,我猜他是不懂它的涵义的,只是那种刚硬的调子无形中抵挡了对未知命运的恐惧,那种视死如归的倔强增添了关中人的慷慨,若干年后,当白嘉轩在内外交困中之所以腰板挺直、屹立不倒,我想这其中应该少不了这首《阳关曲》带给他的底气。

  罂粟花开,为白鹿原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带来了难以肃清的遗毒,是朱先生牵牛到田野,带头铲除了带血的财富,还白鹿原一片清白、清净的沃土,原上的百姓在目瞪口呆中见识了读书人的气魄与勇气;饥荒来临,是朱先生奔走呼号、秉公执法,为贫苦的民众分得一杯活命的粥饭,让那些大吃大喝、中饱私囊的官员们颜面扫地、羞愧难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应该说,朱先生不是为自己而活,在他的胸中始终有着大济苍生之志,虽九死其犹未悔。

  朱先生也是白鹿原的一面镜子。

  在权贵面前,他高洁傲岸。无论是不得不作陪官员时的三缄其口的幽默,还是对附庸风雅、虚伪造作之人的鄙弃,还有对岳维山之流(连续剧中,反角岳维山的刻画是极为成功的,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的嘲讽与鞭挞,都令人拍案叫绝!有了朱先生,那些蝇营狗苟、那些唯利是图、那些龌龊肮脏、那些恬不知耻,霎时在一束炫目的光照之下现了原形、无处藏身。

  在子弟面前,他谦和宽厚。兆鹏遍体鳞伤,是在朱先生的书院安心养伤,重新踏上新的征程;兆海奔赴前线,是在朱先生的激励下杀死了一个又一个鬼子,把倭寇的一撮撮头发作为战利品呈现给他的父老乡亲;土匪黑娃四处闯荡,唯有在朱先生这里,狂躁的心才被安抚下来,才拥有了原上泥土般的厚重和谦卑。朱先生,就是这样,像一个白鹿原的守护者,不知疲倦,润物无声。

  朱先生还是白鹿原上的一个传奇。

  先生年轻时曾立下大志:“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他的韬略他的智慧他的仁厚他的风骨在原上有口皆碑,以至于当他离世时,白嘉轩不禁喟然长叹:“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内心对先生是何其仰慕又何其惋惜!他的关门弟子黑娃用一副对联凝练地概括了朱先生的一生,表达出对先生的无限敬意:“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原著中有这样一个小细节:那日,朱白氏看到一只白鹿越过了屋顶,她明白:先生走了!自此,再也没有人偎依在她身边,让她数数白发里还有没有藏着半根黑发,也没有人无限依恋地对她这个妻子喊一声“妈”了(初读此处,颇觉好笑尴尬,但想到朱先生一生壮志未酬,著书受冷落,杀敌年已迈,世风难捉摸,难免心中涌出落寞与孤寂,恰似电视剧中的那场突来的大雪,亦是纷纷扬扬亦是清冷悲苦啊)。多年之后,红卫兵砸开了先生的墓穴,竟发现在一块断砖上赫然写着“折腾到何日为止”的字样,这句话颇让人玩味,因为不是“看你折腾到何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寓言式的尾巴。

  白鹿原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原上出现一只柔若无骨、舞之蹈之的雪白的神鹿时,人间就会呈现出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家乐康的太平盛世。朱先生风骨在,华夏族不会亡。江月赞曰:

立志当立凌云志

做人要做朱先生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文章均为原创,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江月之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