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曾有11个军团,首任军政主官都有谁?1955年什么军衔?

 思明居士 2021-11-13

遥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无数贫苦人民紧紧团结在了党的周围,他们本着一番救国图存的远大志向,共同构建起了属于人民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

提及中国工农红军,每个国人的眼前总不由呈现出一番波澜壮阔的历史景象,又或者念及国旗上的那一抹赤红。

那么叩问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红军曾有11个军团,首任军政主官都有谁?1955年什么军衔?

文章图片1

一、红一军团——朱德、毛主席

回顾昔年间跌宕的历史风云,红一军团既是我党在敌人白色恐怖之下建立红色政权的重要保障,同时它建立、发展到壮大的过程亦是毛主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伟大思想的直接产物。

红一军团的主力部队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即“朱毛红军”,此外构成红一军团整体编制的亦有第十二军、第三军以及红军学校。

文章图片2

第十二军是在闽西红军、游击队基础上整编而成,红三军则由赣西红军部队整编而成,而红军学校则是井冈山时期由红四军军事教导营和红二一十八团教导队于1929年秋在福建龙岩创建,后经由发展逐步扩大规模而来。

1930年6月19日根据全国红军会议精神,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三军等进行整编,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后改称为红军第一军团。

而红军第一军团的首任军政长官则分别为:担任总指挥的朱老总、担任前委书记、政治委员的毛主席。

至于1955年授衔之时,朱老总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首自然是人尽皆知。

而毛主席则是拒绝了本应被授予的大元帅军衔,由此1955授勋之时毛主席并无军衔在身

文章图片3

二、红二军团——贺龙、周逸群

1930年初中央下达命令,由贺龙率领鄂西红四军东进与红六军会合,并于此后向长江下游发展,由此2月前后贺龙便率领红四军主力部队向东进发。

6月中旬,一路转战的红四军攻占公安县小镇申津渡之后,由于发生水灾而迫不得已只能退到松滋西斋驻扎,而在此期间贺龙得到了红六军已经攻占公安县城的消息,由此下达命令于翌日清晨即刻向公安县城进发。

7月4日随着贺龙等红四军首长抵达公安县城南平西门外,并与红六军邝继勋、柳克明、许光达等领导人会面,红四军与红六军会师成功。

7月7日两军联席召开师级别以上会议,会议由贺龙主持同时由周逸群宣读中央精神。

中央作出指示:由于鄂西红四军与井冈山红四军番号重叠,因而更名为红二军,与此同时红二军、红六军进行合编,称“红二军团”。

文章图片4

由此,红二军团在公安县诞生,并于7月10日前后按照中央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有关指示,离开了公安县踏上了新的征程。

红二军团成立之初的首任军政长官分别为:总指挥贺龙、前委书记、政治委员周逸群。

当时间推移至1955年授勋之际,贺龙成为了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而令人遗憾的则是周逸群并未被授予任何军衔,只因此时的他已然为革命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1年5月,周逸群在汇报工作途中遭遇敌人伏击,不幸壮烈牺牲,彼时的他年仅35岁。

文章图片5

贺龙

三、红三军团——彭德怀、滕代远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等人领导湖南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发起了著名的平江起义,而这一队伍便是后来的工农红军第五军。

文章图片6

同年12月10日,彭德怀领导抵达宁冈新城,与毛主席、朱德领导的红四军成功会师,此后一段时期第五军被暂编为红四军第三十团,但是红五军的建制依旧保留且军党委依然存在。

此后彭德怀元帅率领红五军回师湘鄂赣,并于1929年9月初决定挺进鄂东南开辟革命根据地并取得了诸多成果。

红五军的建制当中下辖共计5个纵队,而后来随着兵力的不断扩充,彭德怀元帅根据命令将红五军下辖的第五纵队改编为红八军,但依旧协同红五军进行作战。

1930年3月滕代远等红五军领导秘密赶赴上海参加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并于同年6月陆续返回,而滕代远等人带回了中央的最新指示:将第五纵队改编为红八军的正式命令,以及红五军、红八军整编成立红三军团的命令。

文章图片7

滕代远

最初对于成立红三军团这一指示,彭德怀元帅并不赞同,毕竟虽然红五军经由实力扩充之后已然今非昔比,但远远达不到成立军团的程度。

不过秉承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经由会议举手表决之后多数人赞同成立红三军团,由此彭德怀元帅不再抗拒。

与此同时,关于红三军团的一应主要领导人选中央亦有所指示,而其中担任军政主官的分别为:总指挥彭德怀元帅、政委滕代远。

文章图片8

彭德怀

而在1955授勋之际,彭德怀被授予元帅军衔之时人们耳熟能详,但是作为红三军团政委的滕代远则并未被授予任何军衔。

虽然依照滕代远的资历与功勋,足以被评选为大将级别,但是由于彼时作为铁道部部长,依照中央的意思已经离开军队进行政务工作的人不在授勋行列当中。

而滕代远本人对于并未授衔实质上并不在意,他坦言道:

“没有评军衔的人多了,毛主席、周总理……相较于那些牺牲了的同志,能够幸存下来已是足够幸运,还能有什么不满足?”

文章图片9

四、红四军团——徐向前、陈昌浩

关于红四军团的相关信息实质上寥寥无几,究竟“红四军团”这个番号是否使用也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争议。

然而其间殊途同归的则是,“红四军团”这一番号的确曾经短暂出现过。

前文红一、红二、红三军团的整编建立的源头,皆在1930年那场全国红军代表大会后的中央决议。

文章图片10

而在相关中央决议当中,不仅仅涉及上述三个军团,更就“以鄂豫皖地区的红1军、红9军组成第四军团”做出明确指示。

然而1931年1月中旬,红1军与红15军在麻城合编之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其间参与会师的并非中央指示当中的“红9军”而是“红15军”,同时番号确立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并非“第四军团”。

此后红军第四军复又于同年11月7日合并成为了“第四方面军”同样并非“第四兵团”番号。

然而红四方面军成立之初,因12月下旬攻克鄂东重镇黄安取得重大胜利,《红色中华》却又在报道当中将“红四方面军”称为“红四军团”。

综上所述,若“红四军团”的确在历史中昙花一现,那么其所指应当是“第四方面军”无疑。

文章图片11

而第四方面军成立之初的首任军政长官则分别为: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

1955年授勋之际,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而作为政委的陈昌浩并未被授予军衔。

文章图片12

徐向前

五、红五军团——季振同、肖劲光

1931年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以及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下达,原冯玉祥部的26路军战士们心中怨怼积压,而趁此之际该军当中我党潜伏的工作者迅速进行秘密宣传,以期能够策划一场起义。

文章图片13

冯玉祥

然而12月初,潜伏在军中的我党人员被发现,千钧一发之际我党人员加快了工作进度,并成功争取到了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七十四旅旅长季振同等人发动起义。

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行动顺利发起,而此后该起义部队则被整编为了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

文章图片14

董振堂

彼时第五军团初步成立之际,首任军政主官分别为:总指挥季振同、政治委员肖劲光。

而当时间推移至1955年,肖劲光被授予大将军衔,而季振同却早已在1934年10月死于江西省瑞金县叶坪镇。

文章图片15

肖劲光

六、红六军团——萧克、王震

1933年6月中旬,根据中央指示红八军、红十六军、红十八军等湘赣、湘鄂赣苏区红军主力,合并整编建立红六军团,下辖十七、十八两个师。

其间,原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八军被改编为十七师,而湘鄂赣根据地的红十八军则被改编为了十八师。

经由改编之后成立的红六军团最开始并未成立军团领导机关,而是由十七师师长萧克统一指挥。

不过这一状况仅仅持续两个月于同年8月份,红六军团领导机关成立,由萧克担任总指挥、王震担任政治委员。

文章图片16

萧克

而与此同时,红六军团相较于其它军团而言较为特殊的是,另设有军政治委员会主席一职由任弼时担任。

1955授勋之际,萧克与王震皆被授予上将军衔,而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的任弼时,并未等到被授予军衔的那一天。

文章图片17

王震

七、红七军团——寻淮洲

由于历史的斑驳不清,关于红七军团成立的准确时间存在着一定争议,其间党史、军史等诸多历史文献之中多有不一记载。

不过殊途同归,红七军团的前身乃是将汇入红一方面军的多个部队独立整合后的结果,其间包括原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红十军、闽北独立师、绍光独立团等队伍。

中央就成立红七军团所下达的第一道正式命令是1933年6月,因而待到7月前后红七军团便已形成了大致的框架。

同年10月,中央复又下达了第二道成立红七军团的正式命令,而在这道命令当中则做出任命:由寻淮洲担任红七军团军团长、肖劲光担任政委。

文章图片18

肖劲光

1955授勋,肖劲光被授予大将军衔之事前文已有提及,而寻淮洲则在1934年12月在安徽太平谭家桥战斗中腹部中弹,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弥留之际他的口中依旧反复着那句“北上抗日!”

文章图片19

寻淮洲

八、红八军团——周昆、黄苏

红八军团乃是第五次反围剿不断失利的状况下,为了应对局势的变化而仓促组建的,与此同时它也是存在时间相对较短的一只部队,9月份成立后12月份便撤销了建制。

1934年9月21日中央长征出发前夕,中央军委作出决议将红21师、红23师整编组建红八军团,而实质上依旧下辖21师、23师并未变化,只是因为此前战斗减员严重,不得已之下只能招收部分新兵予以补充,且未经基本军事训练便要投入到战斗当中。

虽然红八军团受中革军委直接指挥,但军团长与政委等军政主官依旧不可或缺,其间在红八军团存在的短短几个月当中,担任军团长的是周昆、担任政委的则是黄苏。

文章图片20

周昆

1955年授勋之际,两人无一人参与授勋,虽然这一结果相同,但未能参加授勋背后的原因却有着一份鲜明的对比。

作为军团长的周昆于1938年3月在山西携款失踪下落不明,而黄苏则于1935年11月11日在陕西鹿县直罗镇的战斗中牺牲。

文章图片21

九、红九军团——罗炳辉、蔡树藩

1933年10月2日,中央军事委发布组建红九军团的命令,并于28日在江西省黎川县樟树乡正式召开成立大会。

红九军团以第三师为主力,其前身乃是红一军团第三师,其组建于1933年5月,由、模范二团和瑞金新兵师、一军团随营学校合编而成。

正因以红一军团第三师作为基础构建红九军团,因而军团长的重任则不出意外地落在了原三师师长罗炳辉肩上,而军团政治委员则由原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蔡树藩调任。

文章图片22

罗炳辉

1955授勋之时,蔡树藩由于并未在军中任职且担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因而并不在授勋范畴当中,但是纵观其战功赫赫虽无军衔但将军之名实至名归。

而令人遗憾的是罗炳辉同样未被授予军衔,早在1946年6月21日,罗炳辉便因病去世。

不过虽是如此,但1989年罗炳辉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著名的36位军事家之一,其间殊荣无疑是对罗炳辉极大程度的肯定。

文章图片23

十、红十军团——刘畴西、乐少华

1934年7月初,中央军委授命红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北上抗日,然而途中复又发出新的作战命令,要求其由谷口东进,占领水口,威胁并伺机袭取福州。

然而“抗日先遣队”的作战动向引起了国军的注意,并由此招来了敌人几番围追堵截,虽然胜多败少但先遣队依旧损伤严重。

10月21日“抗日先遣队”奉命向闽浙赣苏区转移,在陆续闯过敌人两道封锁线之后,他们成功在德兴与红十军会师。

11月4日中央下达命令:要求红七军团以及红十军、当地武装力量进行整编,构建第十军团,由刘畴西出任军团长,乐少华出任军团政委,下设十九、二十、二十一等3个师。

而1955年授勋之际,无论刘畴西又或者乐少华皆已与世长辞,因而未能授勋。

文章图片24

刘畴西

十一、红十五军团——徐海东、程子华

1935年9月鄂豫皖苏区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在延川县永坪镇与陕甘苏区的红26、红27军会师,三军共计7000余人。

17日,胜利会师之后的三军接到命令,进行整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由徐海东担任军团长、程子华担任政委。

文章图片25

徐海东

1955授勋之际,程子华因任职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而非军队,因此并未被授予军衔,而徐海东则被授予大将军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