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屋北场圃,锄豆完毕;东皋田野,刈黍而归。
与友相逢,恰逢秋月满怀之时;又遇上夜色下萤火虫飞舞,美如繁星。 处士:对有德才而不愿做官隐居民间的人的敬称。 北场:房舍北边的场圃。 芸藿(huò):锄豆。芸,通“耘”,指耕耘。藿,指豆叶。 东皋(gāo):房舍东边的田地。皋,水边高地。 刈(yì):割。 黍(shǔ):即黍子。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籽实淡黄色,常用来做黄糕和酿酒。 萤:萤火虫。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通篇无一“喜”字,而诗中处处见“喜”,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屋北场圃,锄豆完毕;东皋田野,刈黍而归。这是写“喜遇之时空”。即北场锄好豆,东皋刈好黍之秋夜。东皋,是诗人隐居的地方,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点明诗人归隐躬耕的身份。与友相逢,恰逢秋月满怀之时;又遇上夜色下萤火虫飞舞,美如繁星。这是写“喜遇之情景”。有秋风、有满月、有夜萤,为诗人的秋夜相逢增添了一份喜悦与浪漫。其实,写“秋夜之美”,不过是为了衬托“遇友之美”。至此,我们才明白,一切美丽的景物,皆因遇见了对的人才变得更加诗意而多情。全诗质朴清新,感情浓郁,尤其是三四句,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明丽,随意写来,丝毫不见斧凿之迹,却得精巧蕴藉之妙。正如清代翁方纲评价:“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其诗一扫魏晋南北朝之绮丽诗风,宛如初唐的一股清流,独树一帜,卓然独立,遂开唐代“田园诗派”之先河。...........................>.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