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学会当个特殊教育教师 王振华 在特殊学校当老师就要有当特殊教育老师的样子。那么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应该有什么样子呢?比起其他普通学校的老师会有什么区别呢? 要更有修养。我们知道,老师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学生有时懵懵懂懂,并不懂得老师的心境,当他们中的某人我行我素的时候,你可能会大发脾气,这就是教学之大忌。普通学校学生在老师发了脾气之后,师生可以进行较为正常的交流,通常交流以后学生也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但特殊学生则不同,他们因为生理或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交流起来可能更难,教师发脾气后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更难以收回,所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修养。 有这么一个事例。学生甲在老师返身后一溜烟的去了厕所。简直是欢畅,也许因为他这样的行为习惯了,他并没有什么收敛,还一路欢歌。学生乙看见甲上厕所去了,他也坐不住了。果然,又在老师返身的短暂时间内,他也一路小跑着去上厕所了。两个人一路返回,你追我赶,嘻嘻哈哈,影响很坏。那么作为任课教师你会怎么办呢?很显然,我们如果不管不问,这样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效仿者会越来越多,但如果采取粗暴的态度,其结果很可能又会遭到学生强烈的反对。这就要有技巧了。 教师不能发脾气,但又不能不提醒。提醒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然,学生如果一根筋,你就不能和他执拗着来,要学会点到为止,下课补火候,因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哪怕是启智班学生)很多学生都存在着多重残疾,除了智力有问题,可能生理、心理也存在其他的问题,比如轻微的孤独症、癫痫等。 要更有爱心。作为老师,我们希望自己桃李满天下。而事实上,我们普通学校一般的老师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还真有许多学生争了气,成人后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作为老师,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他(她)曾是我的学生,我教了他好多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并且还有许多学生懂得感恩,有出息后还惦念着老师,“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让老师终觉得心血没有白费,值了。但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呢?很难说他们中的某人能够成材。一般来说,他们将来能够做到生活自理,则说明我们的教育很成功了。而事实上,尽管我们十分努力,我们的学生将来绝大部分也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甚至连做到生活自理都不能够,所以我们很难产生成就感。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我们的孩子如果有了进步,我们就要自豪,我们的孩子如果慢慢的向普通孩子靠近了,我们就要加倍自豪,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普通学校的学生了,那么我们其实已算是“功成名就”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物质生活的改善,普通学校的孩子更显得可爱了,一是聪明、二是漂亮、三是伶俐,而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则相对显得呆板、腌臜、偏执,甚至让你束手无策。对待他们,我们怎么办?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莎莉文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爱心加耐心。 要更有耐心。因为智力残疾,甚至因为多重残疾,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接受能力差,甚至管不住自己,不愿意接受教育,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办?必须树立更大的耐心。学生智力差,记忆力差,没关系,我们慢慢的教、我们想尽各种办法去教,尤其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教,比如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在教师的不厌其烦、潜移默化之下,让学生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进步,逐渐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如果挖掘学生潜力,偶尔让某学生慢慢的在某领域出类拔萃了,则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好像普通孩子中发现了“方仲永”,我们则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尽最大能力对孩子进行不遗余力的培养。 要更有专业水平。教师要有专业水平,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更要有专业水平。如果我们只掌握普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很显然,碰到学生中的“特殊”情况,我们会束手无策。所以,作为特殊教育教师,我们不但要学好普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努力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包含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术教育等。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我们更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总之,当个老师不容易,当个好老师更加不容易,当个特殊教育学校的好老师尤其不容易。但我们既然选择了特殊教育事业,我们就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以期成就自己,成就学生,成就残疾孩子的家庭,直至成就社会。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让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这句话引领着我们前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