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由衷而不私(为李玉刚的音乐路子点个赞)

 老朽颂明 2021-11-14

   情感由衷而不私(为李玉刚的音乐路子点个赞)

                                                  颂明

身体不佳,写不了小说了,只好听听音乐消遣。

刚刚连续听了李玉刚的国风新歌《万疆》、摇滚风的《看我七十二变》和交响乐的《赤伶》。忍不住要为李玉刚的音乐路子点个赞。

李玉刚是很有个性的歌手、艺术家。他的作品都“很中国”,这是他艺术的鲜明的根。而他的艺术领域却很宽广,比如声音跨界、风格跨界、中西兼蓄,传统又时尚。然而这还不是他最本质的特点。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情感由衷而不私。”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前不久《致中国好声音》的一篇文章中蜻蜓点水地提到了。因为不愿意误伤到小孩子,所以说得比较含糊。后来一直如鲠在喉,觉得这个问题应当说透才是。

可能有人会说,感情本来就是发自人的内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怎么能够不私呢?

这种理解就比较片面了。感情确实是人的内心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也是维系个人精神与客观世界关系的纽带。从大的方面来说,这种关系有两个基本倾向,一是社会的利他倾向,一是极端的利己倾向。由此而衍生出了人生百态,众生万相。文艺,尤其是音乐,对人的这两种情感倾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不扯远了,单就音乐来说,如果创作、演艺者情感过于“私化”而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往往就会呈现出一种顾影自怜,无病呻吟或歇斯底里的病态情绪。以这种音乐感染别人就很难得到广泛的共鸣而形成文化的小圈子。小圈子文化总是以个人好恶为标准去衡量客观。这种音乐影响了他人,就会对人的精神产生销蚀、腐化的作用;对自己,则会导致自我封闭而抵触社会。其结果就是普遍的不和谐。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音乐的社会教化作用?原因就在这里。“善乐”使人心善,使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秩序井然。恶乐使人心生藩篱龃龉,使社会形成不良风气、秩序混乱。

李玉刚坚持为“家国情怀”而歌唱。他的音乐是大爱的,益他的。因此路子正。那些坚持创作“自我”、“自由”的,我断定他们的路子会越走越窄而行不远。

                         20211113日星期六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