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敢拒绝别人,说明你有底气!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1-11-14

你是一个懂得拒绝的人吗?如果有人找你帮忙,你明明不想帮的,敢不敢直接拒绝,告诉他自己帮不了?如果你敢,说明你不仅有勇气,而且有底气,因为你的人际关系里没有讨好和取悦的成分,你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凡事遵从自己的内心。

如果你不敢,说明你的人生,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被动的情况。你不敢拒绝别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得罪人。

如果他是你的同事、亲戚或朋友等,你可能考虑得没有那么多,但碍于面子还是不敢轻易地一口回绝;如果他是的领导,或者一个比你厉害很多、你觉得未来有用得着他的地方的人,你可能会顾虑很多。

你会想着,如果拒绝他了,我的工作是不是完了?前途是不是没了?如果拒绝他了,以后有事需要帮助找他,是不是就没戏了?

就这样,带着犹豫、矛盾、挣扎、纠结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你还是会不情不愿地答应下来,只是这样一来,苦的是自己,累得是自己,而且就算帮了这个忙,也未必真的对你的人际关系有帮助。

什么是人脉?我们可以先来明确一下这个定义,我理解的人脉就是资源互换,双方必须是平等的,能彼此平视的。如果各方面都不在一个层面,这不是人脉。你只是认识对方,对方未必认识你,那么你和对方还是不在一个圈子里。

人脉不是你认识了谁,认识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知道你是谁。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是,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你就赢了大半。因为哪怕你不去讨好任何人,取悦任何人,别人也会因为你有价值而来接近你。这时候的你,已经不必在人际关系里被动了。

只可惜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走到这一步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普通人依然做不到随心所欲地做自己,不敢拒绝别人,怕得罪人,得伤了情面。于是不得不委屈自己,做一些不想做的事,帮一些不想帮的忙。

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一个被自己讨厌的人,变成了一个虚伪的人,言不由衷且身不由己的人,还要不停地安慰自己,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无奈,适应了也就成熟了。

可是仔细想想,这真的是你想要的成熟吗?你理解的成熟就是变成一个被自己讨厌的人、越活越累的人吗?

不是,这违背了初心,这种扭曲的感觉只会让你离想要的自己和自由,越来越远。

而日本作家太宰治,就是在这样的挣扎下走向极端的,如果你看过他的最后一部著作《人间失格》,大概就能理解他的内心有多么矛盾,多么撕裂,这是他向世界发出的最后的呐喊。

或许,他也想要一个答案,但没有人能告诉他答案,于是他以一种决绝的方式离开了,他在追求一种永恒的宁静,这种宁静世间给不了,所以他选择死去。

写完《人间失格》没多久,太宰治就投河自杀了,在这以前,他曾经数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都被救了回来,只有最后一次,他成功了。

很多读过《人间失格》的人都说,这是自己读过的、最丧的一本书,这是太宰治的半自传体小说,读这部小说,也就等于走进了太宰治的内心世界。

那些矛盾、挣扎和纠结,或许就是他厌世的真正原因,我们只有找到他性格里最悲观、最极端的一部分,才能尽可能地去改正,重拾对于生活的信心。

这部小说虽然很丧,我却觉得它同时也有着难得的清醒。

男主人公“叶藏”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他不懂得拒绝别人,而且内心没有自信,所以无论和谁接触,他都近乎本能地去讨好。然而这样做,并没有让他赢得尊重和喜欢,反而变得越发被自己讨厌起来。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是《人间失格》里的一句话,叶藏认为自己这一生是可耻的,他虽然从小衣食无忧,却古板压抑的家庭环境,却经常让他觉得难以忍受。

世人的虚伪和自私,让他觉得自己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为了假装合群而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一点,更讨人喜欢。

渐渐地,他失去了自我,变得连自己也不认识了。

也就是说,他做这些,都是违心的。无论怎样被责怪也不还嘴,无论怎样难受也不澄清,哪怕对方是错的,他也不敢站出来为自己说一句话。

他接受对方的所有批评,下意识觉得都是自己的错,这些外界的攻击慢慢吞噬了他内心的恐惧,让他变得犹如一具躯壳,连反驳的想法都没了,只剩下一味地服从。

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具戴得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叶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一直都在伪装,一直都在戴着面具做人,时间久了,也就摘不下来了,他活得越来越虚伪,越来越违心,也就离想要的自己,越来越远。

不懂得拒绝,是一种灾难

那么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恰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不敢拒绝别人,不仅源于骨子里的懦弱和自卑,更在于不懂得为自己而活的真谛,而将人生的主导权拱手让人。

这种违心的、虚伪的生活让他不敢重负,心力憔悴,最后他觉得自己人间失格,不得不结束生命,以求得到解脱。

讨好型人格,活得有多累?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曾经说:“我从来没有把自己最真实、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别人,因为我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在日常和朋友相处中,我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不会展示很愤怒的一面,非常害怕起冲突让别人不高兴。”

这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讨好型人格的迹象,但这并不是无解的。只要你凡事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感受当作最重要的,或许就不会轻易地被他人所影响。

无论做什么都去想别人的感受,去迎合别人的期待。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原则和底线,就算不开心也不敢表现出来。

而这恰恰是一个越活越累的原因,凡事不懂得拒绝,只会一味地迎合别人,表面看着情商很高,实则很容易被人看不起,因为你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这样的你,并不值得被人尊重,被人爱。

不要因为为了迎合他人的喜好,而放弃了自己的骄傲,你也是独一无二的,学会为自己而活,这一生才是真的赢了。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有很多让人觉得产生共鸣的地方,如果你也曾有过“讨好型人格”的迹象,如果你也不懂得拒绝别人,不懂得为自己而活,不妨看看这部小说,悟透了,便会得到救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