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浦中医达美君:大补元气之人参如何用

 呵呵8909 2021-11-14

人参品种多

益气类中药,以人参居首。人参,因其"根如人形,有神”, 故又名“人衔”"神草”等;人参种植“年深”“得地之精灵", 故又名“土精”“地精"。人参的细根名参须,上部(根与茎 叶相连处)名参芦。

人参品种较多,野生者名“山参",栽培者名“园参", 一般宜栽培五六年始可收获。鲜参洗净干燥者名“生晒参", 蒸制后干燥者名“红参",焯烫后浸糖再干燥者名“糖参”或"白

参"。又因其产地、炮制方法不同,又有"石柱参”“吉林参”“高 丽参(别直参)”等不同名称。

人参煎汤服用,一般剂量为 3~9克。用于急重症抢救,

可酌情增至10~15克,甚至 30克。亦可切片蒸后嚼服, 或研末吞服,每次1.5 ~3克。

西医看人参∶富含多种物质,功能多多

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认为,人参含有15 种以上人参皂苷 的多种活性物质,多种有机酸及多糖,17种氨基酸,铁、钴、铜、 铬、锰、磷等 26 种无机元素,以及维生素 B1 、B2 、C等物质, 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提高脑力活动功能、增强胰岛素分泌以 降血糖、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 )和脱氧核糖核酸( DNA) 合成、调节胆固醇合成、减少脂肪在冠脉的沉积、促进造血 及性腺功能等功能,故能抗休克、抗疲劳、抗过敏、抗利尿, 提高机体免疫力 及应激能力。人参可针对机体功能状态而呈 双向作用,具有“适应原”作用。

中医谈人参 ∶ 七大功效,延年益气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神农本草经》曰其可“补 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久服轻身延年"。中医药学认为,人参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对脏腑、阴阳、气血皆大有裨益。据临床应用,将人参的功 效归纳如下。

1.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起死回生”’人参对人体有极 好的补益强壮作用,疗效显著而迅捷,《本草纲目》曰人参 可“治男妇一切虚症"。凡大出血、大汗、大吐泻后,或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危重病症(具体表现为面色苍白、精 神疲意、肢冷汗多、脉微欲绝等),亦皆可以人参急救之。《本 草经疏》曰∶“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针对

此功效的附方如下。

独参汤 ∶人参一两,为粗 末,加大枣五枚,水煎,不拘 时服。元代葛可久所撰写的《十 药神书》曰其可“治元气大亏, 阳气暴脱"。

人参膏 :人参十两,细切, 水浸透,文火煎,取两次汁, 熬煎收膏,贮瓶中。《本草纲目》 曰,若“多欲之人,肾气衰惫, 咳嗽不止,用生姜、橘皮煎汤 化 膏 服 之 "。

2.益气补肺,平喘敛汗 具体表现为肺气虚弱,气短喘 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等。人参可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 虚促,短气少气;《用药法象》曰,人参“能补肺中元气, 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针对此功效的 附方如下。

人参胡桃汤:即由人参、胡桃肉、生姜组成,水

煎,临卧服,其可治胸满喘急不得卧。

人参蛤蚧散:即由人参、蛤蚧、杏仁、炙甘草、 知母、桑白皮、茯苓、贝母组成,为末,茶水冲服。 可治久病气喘,遍身虚肿。

3.补气健脾,开胃止泻《本草纲目》指出,人参“消 食开胃,调中治气",凡“反胃吐食”“滑泻久痢”“劳倦内伤” 皆宜,故脾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皆宜人参调补 针

对此功效的附方如下。

四君子汤:即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水煎服,可治脾虚纳呆、乏力、便溏等,现有中成药 四君子丸、四君合剂。

4.益气降火,清热生津 热病后气津两伤,身热口渴,

消渴症等人群可用。《本草纲目》即指出,人参“止消渴 ”"止 渴生津液"。针对此功效的附方如下。

白虎加人参汤 ;即由人参、知母、石膏、甘草、 梗米组成,水煎服。其适用于发热后,或余热未清, 纳少口干,神疲乏力,或消渴虚热的人群。

5.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神农本草经》曰,人参可“安 精神,定魂魄"。针对此功效的附方如下。

天王补心丹 ∶ 即由人参、熟地、茯苓、远志、菖 蒲、玄参、柏子仁、桔梗、天冬、麦冬、丹参、枣仁、 炙甘草、百部、杜仲、茯神、当归、五味子组成,为 细末,炼蜜为丸。其可治烦热惊悸、咽干口燥、夜寐 不安、梦遗健忘等症。

6.益气生血, 摄血止血 《本草纲目》曰,人参“生阴血, 泻阴火",可治虚火动血而致之“吐血漱血下血,血淋血崩”等。 针对此功效的附方如下。

归脾汤(丸 即由人参、白术、黄芪、龙眼肉、 枣仁、木香、炙甘草组成。其可治脾经失血少寐,发 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妄行,或嗜卧少食,大 便不调,或月经不调,或瘰疬流注不能消散溃敛。现 代实验证实,本方可升高休克动物的血压,促进肠管 收缩运动的恢复,改善消化道症状,加强呼吸,升高 血糖,有助于抗休克。现有的中成药有归脾丸、归脾合剂,

琼玉膏 ∶由高丽参合生地汁、茯苓,水煎,以 白蜜收膏。《洪氏集验方》曰,本方可治“虚劳干咳, 咽燥咯血"。

7.扶正祛邪 具体表现为体虚易外感,或邪实正虚之证, 可随证配合人参,以解表或攻下。《本草纲目》曰 ∶"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殊不知各加人参在内,护持正气,力 助群药,其功更捷。 ”"养正邪自除。”“贵在配合得宜尔。”针 对此功效的附方如下。

参苏饮即∶由人参、紫苏叶、葛根、半夏、前胡、 茯苓、木香、桔梗、枳壳、炙甘草、陈皮组成。其可

治体虚气弱、感冒风寒、内有痰湿、恶寒发热、头痛 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恶、中脘痞满等症。

温馨提醒:

人参反藜芦,一般不可同方同服。 但亦有例外,如气虚而痰滞胸膈,可“以 人参、藜芦同用而取涌越,是激其怒性也", 取其相反相成之意。《本草纲目》曰 ∶"此 皆精微妙奥,非达权衡者不能知也,”

大剂量的党参可以取代人参吗

很多人都会问∶“党参是不是可以取代人参?” 其实,从功能方面来看,两者都有健脾益肺、补气生 津之效,但它们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明代李士材的《本草征要》中提到,人参(辽参) 之力大于党参,在病情较重时服人参较宜;若病情较 轻,服人参则会有气滞之弊,虚人补之过急,甚则会 出现上火现象。

人参力大,可回元气于顷刻;党参力小,对于元 气衰微之证,不可用来替代人参,以免耽误病情。即 党参作用缓和,药力薄弱,对气虚轻症可用党参加大现,如四君子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但党参不 具有人参的益气救脱之功,在一些危重症及急症时只 能用人参,不能以党参代替。

此外,人参还长于安神增智,而党参类似的作用 则不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