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老师傅们一代代传下来的秘诀:人心不死,道心不活

 善猎者必善等待 2021-11-15

很多人站桩能站一个小时没问题,可就是效果和付出不成正比。尤其是长年累月坚持站桩的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那么我想先问一下大家,在站桩的时候做到了“人心死,道心活”这六个字没有呀?

如果没有,你就是站五个小时也是没有意义的呀!

我早年年轻的时候和张老师学道家青城派的丹道功法。练法分行、立、坐、卧四部功,即行功,桩功、坐功、卧功。

每一种练法都有单独的要领。老师当时教的时候说,这叫做“四加持”。正所谓,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也就是要把练功给它日常化。所以,老师传的法长功特别的快。

你想啊,一天24个小时,不是坐着就是走着,不是站着就是躺着。我们如果能在这四种状态下都保持功态,功夫长的不快才怪了呢!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要努力做到“人心死,道心活”才行。

图片

什么是“人心死,道心活”呢?(上图中的状态即是)

我们很多人练功的时候,脑子里都是不清净的。不是想想这个,就是想想那个。这就是所谓的“人心”。用这样的“心”来练功是肯定不行的。练再久也是深入不进去的。

现在有的老师教人练功想有个东西在身体里某个地方,这在我们正法修行里称之为外道。因为,这也属于“人心”用事。我们道家正脉对此有曰:“道有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唯有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

这里面的“道有三千六百门”是什么意思呢?

道就好比大树的主干,主干上长出来的枝枝叶叶就好比三千六百门。

我们每个人在娘胎里的时候,无思无欲,不知不识。这样的心就是道心,就是大树的主干。

出了母体之后,随着成长逐渐有了各种欲望思想,这样的心就是人心,就是大树的枝叶。所以说,“人人各执一苗根”。

老子说:“为学日益”,指的就是人心的纷乱。看似懂得的越来越多,实际上造成的烦恼也跟着越来越多。

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指的就是修行要用减法,让自己的思想活动变得越来越简单,简单到“有心练,无心求”的程度。

我看现在很多人站桩不求安稳中舒,只是端着两个手臂站在那。或是按照教者所教,脑子里想着什么,或者为了维持两个手臂的姿势仍然的用脑子去注意这个事情。这不是用“人心”又是什么呢?这么练的都是外道,不是正法。

看到这里,各位是不是已经认识到了,练功的时候,只有做到了“人心死,道心活”才是对的呀!

可如何才能做到“人心死,道心活”呢?下面我来说说。

图片

站桩的时候,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找到站立的平衡点。如果找不到这个平衡点,站立就是失中的状态,站得还没有多久,腰酸腿痛的问题也跟着来了。

这个样子,你的心怎么能静得下来呢?不仅静不下来,还更容易引起人心纷杂,不得安宁。因此,这站桩的第一步功法既不是让身体死死不动,也不是想着怎么静,更不是如何把两手在胸前抱住。

讲到这里,肯定会有悟性高的人豁然贯通。是呀,打坐都是先求个四平八稳,手上也没有任何举起来放在胸前的动作。只有这样才能为“人心死,道心活”做好铺垫。

所以,我主要教我们道家的这个无极桩,而不是浑圆桩。因为这个桩是根本桩,究竟桩,修行桩,养生桩,性命双修桩。浑圆桩是内家拳为武术服务的桩。

在练我们这个桩的过程中因为要在松动当中找那个平衡点,所以人的内心就会很专注的做这个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精髓就是“感知和掌控”。这样就可不求“人心死”而“人心死”了。

因为心中只有这么一件事,这个事让练功的人心无旁骛,内敛专注。渐渐身心合一,神气不离。站姿安稳舒服,内心清静灵明。进而渐入恍惚杳冥之境。知一切而不惑于一切,即“道心生”。

这种功夫实际就是老子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损,就是“人心死”的过程,损之又损就是“人心”愈来愈微,最终进入无欲无求的无为态(道心生)。 


站桩只有进入这种状态才能生发出真正的各种奇妙变化,功夫才能日日长,天天升。因为,无中生万有,万有无中来是也。所以,老子讲无为,不是讲什么都不做,而是进入这种状态的时候,不用做,功自成。

这也就是我平时所讲的,“功练人”而不是“人练功”的奥妙所在。这也是学了我所教的道家这种无极桩独有的练法的人为什么都会有巨大变化的一大原因。

都知道站桩好,却搞不清楚到底怎么才能练好。这是当下普遍的问题。

站桩不是往那里摆个姿势硬挺愣站,更不是费尽脑力幻想身体里有个什么。它和打坐其实一样,只是身心越安稳清静越好。

大道至简。正所谓,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站桩本来没有什么复杂的,却都被“人心活”弄得繁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