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人才有制造业,没有工人的制造业就如失去了灵魂。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树的主干,中坚力量,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健康发展。 别看双十一天猫销售额突破多少,京东销售额突破多少,没有制造业,没有万家工厂,一切都归为0。 鼓励大家投身制造业,扎根工厂,是一个国家的基调,是非常值得倡导的社会价值观。 在这一方面,相对来说,德国走在了前面,德国是制造业强国,产品销往全世界。 知名品牌众多,西门子,大众,奔驰等家喻户晓。 德国制造业在国际上享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制造业得到了全民,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只有被认可,才有社会地位,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投入到制造业,并用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建设制造业。 最后,通过优良的产品,获得高额的回报。 再用高额的回报反哺到制造业和从业者身上,技术研发上。 这些从业者,就是工人,一群如德国产品享誉世界一样的工人。 国际上提到德国工人,一般把他们等同认真,严谨和有钻研精神。 能够得到如此殊荣。背后少不了德国工人有高福利待遇的原因。 没有高福利待遇,德国工人对工作就不可能一丝不苟,更不可能享受到工人的最高荣誉,工匠和工匠精神。 在我国,也有比较突出的企业,这个企业就是华为,不管是管理,还是员工的福利待遇,放眼全世界,少有企业可以相提并论。 华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异军突起,不但令跨国通讯巨头们头痛不已,更成为了国内民族产业标杆性企业。 毋庸置疑,华为作为一流企业,拥有一流的管理水平,很多企业争先恐后地学习华为。 学习华为,已经成为了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突破的必修课。 其实,华为能够如此优秀,是因为华为是一个居安思危的企业,从没放下学习的脚步,一直在向好的企业学习,比如学习IBM管理,任正非多次请教日本稻盛和夫等等。 除此之外,也学习了这些公司对员工的福利待遇。 华为在员工的福利待遇上,胜过德国不少企业。 华为不吝啬,是慷慨的。 因为华为的慷慨,华为员工才能有如狼如虎一般的拼劲,才能忘我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从人均年薪70万可以看出,虽然,华为是一家私企。 但,待遇并不比外资企业差,不比发达国家的企业差。 高福利待遇,才能真正提高员工的激情和增加员工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推动企业进步发展,让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人均年薪70万,这样的待遇,如果放在一般的企业,起码是总监级待遇,特别是制造业行业。 谈到福利待遇,就会想到同样重要的制造业工人的福利待遇。 理性来说,不能拿工人的待遇与华为员工的待遇相提并论,这样不尊重人才,否定高学历人才。 不理性,也是不科学的。 但,可以和其它行业相比较,比如互联网、娱乐行业等。 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得出的结果,不出意外,那就是工人的待遇是偏低的。 很多企业工厂是常年招人,一年之中不少来来去去的新员工,就是无法稳定,无法让员工留在工厂。 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有大量的人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工厂的大门随时向他们敞开,而这些人就是不愿意踏入。 “宁愿干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临时工作,也不愿意扎根到相对稳定的工厂,甚至,有的直接用“躺平”拒绝。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毕竟,制造业关乎未来发展,关乎百姓衣食住行,关乎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而为制造业立下汗马的工人,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工人够不到的待遇,看得到的辛酸,需要我们去关注。 从三个方面可以体现,时间、收入、自由。 时间;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忙起来没时间的是管理者,管理层级,如老板,董事长、总经理等。 经常可以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一天就睡几个小时,忙着应酬等等。 这也许是事实。 其实,工人也忙,也没有太富余的个人时间。 工人一天除了睡觉吃饭外,基本在岗位上。 没有互联网般的996,在工厂,更多的是886,887,两班两倒。 除此之外,一年当中,工人并没有多少休假的时间。 即使是五一和传统节日,大多都与工人无缘,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实。 连春节与亲人团圆相聚,工人都是来去匆匆。 不少工人千里之外异地工作,在这个重要的节日,呆在家的时间也许也只是区区几天。 收入; 管理者忙,忙得有盼头,忙得有收获,而工人忙,相对就比较廉价。 工人微薄的收入和辛勤付出不成正比,和娱乐圈、互联网相比,更是犹如天地般差距。 不少明星台上几分钟表演,也许是工人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 而从贡献和重要性来讲,工人远不是明星可比的,一个国家可以没有明星,但,不能没有工人。 从事互联网行业,实现财富自由的机会远高于制造业行业。 互联网也是一个剥削万千工厂果实的行业,它就像一个大工厂,所有的工厂财富聚集到互联网行业,聚集到这少部分人身上。 在互联网行业,35岁也许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可以提前退休享受人生。 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互联网行业,毕竟,互联网也带来了便利。 至于它对实体行业的伤害,和娱乐圈明星一样是否值得高收入?是值得怀疑和探讨的。 需要大家各自去评判! 工人的待遇,特别是生产一线工人的收入,是没法和他们比较的,每月5000元的收入在工厂是普遍现象。 这样的待遇,在房子,车子,子女教育面前相形见拙。 自由; 法治社会,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不容置疑。 谈到自由,是因为工厂让工人感觉没有自由,失去自由。 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部分管理者身上,工厂的制度上。 比如,监控式作业,不少企业为了防止员工“偷懒”,利用上了摄像头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这样的行为,就像夫妻之间,为了防止一方出轨,在家安装监控。 看似有一定的理,其实是缺乏信任,缺乏情义,缺乏人性的表现。 这样的举动,除了让人不适,更会让人如在监狱般失去自由。 工人是一个大群体,工人是制造业的基础性力量。 而要让工人有力量,就要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 让工人有社会地位,体面和有尊严的劳动,这样制造业才能留住工人,吸引到大量的专业型人才助力制造业,助力我国的各方面健康发展。 来源网络,侵之即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