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一个独立投资人的前十年和后十年》有感 每次重读一下混迹资本市场20年以上的文章,比如乐趣、李剑、...

 墨子语 2021-11-16

每次重读一下混迹资本市场20年以上的文章,比如乐趣、李剑、大道,当然要认真看看林园做的,他说的太飘渺,他们也是一开始从未入门吃亏,然后入门,入门后也是投研没有高度:理解投资深度、选择企业的标准、对投资看待都是慢慢 修炼的。但是大道好像从出道一直在很高的高度,其他的确是慢慢犯错从低到高起来的,经历十多年以上时间淬炼的都是好东西了。

笔者在2010~2012年思考企业的想法是比较关注巴菲特,花费几个月认真通读一批价值投资派系的著作,对乔布斯深度痴迷,知道贵州茅台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好,当时关注郭广昌,后来还关注分众传媒、达芙妮、用友软件;有成有败,茫茫然。

2015年初重新思考的时候是关注张辉、大道、李剑、乐趣、以及后来张磊,当时关注标的是:贵州茅台(觉得高,慢慢更加深度系统研究,从建国前三茅合并开始,但是对多好理解不那么深,我也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很多亲朋是省副食茅台经销商,茅台烟酒商贸什么的),苹果公司,腾讯控股(当时萌懂),万科(清楚知道万科的优与劣),永威置业,新瑞鹏(一直关注至今),百济神州(老龄化),还有高济医疗(慢病管理)。有得有失,渐入道。

后来至2019年初考察了很多行业的企业,印象比较大的是:在建材企业、建筑企业、市政企业、房地产企业、装饰企业、防水、玻璃幕墙相关企业、桥梁相关材料企业、城投公司、污水处理长相关设备、宠物诊疗相关公司、机加工企业、钣金加工、注塑加工,工业设计、高压细水雾细分行业、机电元器件进口级企业、排水等进口级企业、别墅装修装饰材料尤其是一些全球级别企业的涉及,由于接触很广,慢慢对企业品质、商业模式、品质、企业家精神有更深度的理解。关注:大道、李剑、乐趣、张磊,在巴菲特和大卫史文森两个思路中间思考,关注企业:贵州茅台腾讯控股,胖东来,苹果公司,万科,如果还有比较优质企业:比如德国美诺,比如bulthaup,几乎高端装修装饰材料,从全球级别讨论的话,会有很多优质工业制造企业。对大道和李剑的关注比较深增强了对优质企业的理解深度,张磊则影响格局和对价值的理解。中间也跟一些国内老一辈的企业家,他们很多很有意思,比如中山开元灯饰老总有一个自己打造东方文化馆,你能从中看到他的品味、思维、人生哲学、企业哲学,还有一个河北企业前董事长在二楼整楼全部是上世纪的收音机、老电视、红色作品、毛泽东很多东西、音乐老作品、很多民俗老作品……有很多老一辈企业家交给第二代第三代后都很有意思的情趣,这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我,当然在工民业制造以及很多领域领域我们距离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太远了,我们一定虚心学习,主要是沉浮不足和心态浮躁,一个二十年和一个百年以上怎么比。这个阶段,基本入门了,清楚自己干什么做什么。

2021年来,主要深度做减法:也由于自己只能把握2012年前高瓴资本的思路后面超出自己理解,其次对巴菲特、大道有更多深度理解,所以研究企业也大幅做了减法:

贵州茅台腾讯控股,胖东来,(万科是一个标杆企业,因为在市政、建筑、建材、房地产等,越研究越觉得万科研究价值更好;新瑞鹏也跟踪了好几年(最近也是想着更加保持行思一致,鉴于新瑞鹏目前整合沉淀期企业文化的负面存在,果断暂停留观。换句话说:规模不是优质商业模式,暂时垄断也不是,能够持续带来现金牛的商业模式才是,目前有一些地方自己仍然不能100%看清除。假如A选择万科或者格力、平安、恒瑞医药等,你2028年是否有依据断定足够持续现金流?假如你有非常确定根据,那么你就是在做投资。

什么叫股不惊人世不休,贵州茅台、苹果公司、腾讯控股、胖东来,同水准的有很多:尤其是美国、德国的。这也符合一般价值投资理念锤炼和对企业理解的逐步深入的过程。这个阶段,慢慢沉淀了一些,有种独钓寒江雪的孤独了。

今天看到乐趣《一个独立投资人的前十年和后十年》:从最开始入门,到关注苏宁、茅台等,到后来全部转一为贵州茅台,这个转变正是功力到达的地方。总结下来,我觉得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说,要避免不入门:

(1)树立正确投资理念,有一个客观而理性的研究精神,对做企业、对资本市场、对人性、对自我认知都有一个深度思考。这是最难的。千帆过尽,仍看巴菲特和大道,正是这个道理。

(2)提高企业品位。对比企业的品质,不要局限于国内,一定要从全球企业看,或者从中国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企业深度调查研究一下亲自跟他们一二三掌门人聊聊,更重要的是要把负面的失败企业看60%优秀企业看40%,失败通常失败企业的妈妈,但是成功通常不一定是大多数成功企业的爸爸。

(3)找到独特的商业模式。

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好的商业模式可以让其长年累月的产生滚滚不断现金流,好企业不一定值得投资,光有貌似好模式但是不能长年累月产生现金流的不是货真价实的商业模式。不要妄想直接找到,好的东西需要深入行业和企业内部才能慢慢悟到这个东西。

(4)对经营企业和生意属性的深度理解。

这个会具体一点,得有格局,站在一把手角度看待企业的成长。自然会放下很多企业小问题和小波动。同时也会建立自己的根据。

(5)对人性和自我的客观认知,对多元化思维模式下,对客观,对理性精神,对平常心,对实事求是,对常识,对本来,有一个好的理解。

其中(1)(2)(3)最重要。

目前仍然还在实践和学习中,关注主要是:巴菲特,段永平,关注企业:贵州茅台腾讯控股,胖东来,中国(如果是一家公司的话)。

慢慢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