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的样子91】惠远飞:丝弦悠扬胡琴声

 开心明智 2021-11-16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丝弦悠扬胡琴声

■惠远飞

傍晚,走过一个街道的拐角,我看到一位面色清瘦、衣衫褴褛的老人正坐在地上拉着二胡,身旁的瓷碗里躺着角、元的几张纸币和几枚硬币。

老人拉的曲子是《梁祝》,凄婉的音乐声丝丝缕缕传来,如泣如诉。我在碗里放下了十元钱之后,默默离去,走了很远,我还能够听到《梁祝》这熟稔的旋律,这不由让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人,我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老师金辉朝……

目光缥缈,时空置换,夕阳西下,暮色四合,一位四十多岁、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坐在一片空旷的地上,手执二胡,指扣琴弦,张弓轮臂,专注地拉琴,金黄色的夕阳碎金般铺满了他周围的所有空间……

他就是我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金辉朝老师。金老师最喜欢拉的曲子,恐怕就是千古绝唱《梁祝》了。

金老师在我们那里,属于自学成才的典型,在成为乡村小学的代课老师之前,他还是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帮人治病的赤脚郎中,后来被选到村里教书,一教就是好多年,先是从民办代课老师开始,到公办老师,做过村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也做过乡中学的教导主任,几上几下,起起落落。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从乡中学教导主任的位置上调回到村中心小学做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兼学校的教导主任。之后,我上了乡中学,他也重新被调回中学担任教导主任和我们的语文老师、班主任。

听金老师拉二胡最多的时候,就是他在我们村小学教书的那段日子,后来回到中学后也拉,但少了很多。

金老师的语文课上得很好,对课文分析得相当到位,尤其是对文章的写作特色一直以来更是花费大量的功夫来剖析探讨,那时候我们也不太懂,只知道在自己写作文时把他所讲到的一些写作特点照葫芦画瓢似的模仿和发挥一下,往往也能够获得一些表扬,如作文被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或被带到他兼课的邻班作为范文宣讲。至于他所津津乐道地对所注重的课文进行的“写作特色”的分析,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叫鉴赏。

金老师对学生很严厉,但很关心学生的生活。我作为他喜欢的学生,也会因为犯错误被罚站几个小时,但我根本都不会从心里怨恨他。我经常到他宿舍和家里去看书,看不完的就借回家看。他家里有很多书,慢慢的,他家也就成了我的图书馆了。

我家与他家之间相距不过五、六里路,每逢星期六,金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回家,周日下午,我们又一起赶往学校。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会向他问很多充满奇思妙想的问题,他都很耐心地给我解答。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还斗胆向他提出了“老师对待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差生应该一视同仁”的建议,心里估计这次肯定要挨批,结果,没有想到金老师非常赞同我这建议。之后,在他的教学过程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他的这种表现使若干年以后忝为人师的我都为自己汗颜不已。

金老师很喜欢音乐,他会演奏很多种乐器,但最喜欢的却是二胡演奏,尤其是在心情沉郁之时。我不懂音乐,但我看那操琴扣弦,拿捏精准,弓弦交错之间所透露出来的无限张力,让我不由地联想到一个人的一生,该具备什么样的韧性和包容心胸啊?

前些时候,听人说,金老师已经退休回家了。我的脑海里就会不时闪现一个画面: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黄昏的余晖下,一位四十多岁、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坐在一片空旷的地上,手执二胡,指扣琴弦,张弓轮臂,专注地拉琴,金黄色的夕阳碎金般铺满了他周围的所有空间……

二胡声声切切,悠扬传来。拉琴人正在用一种执著的态度面对眼前的这具乐器,还有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明日到来的清晨。

【作者简介】惠远飞,湖北郧西人,现旅居深圳。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文散见《星星诗刊》《绿风》《延河下半月》《散文百家》《南风》《散文诗》《散文诗世界》《青春》《芳草》《椰城》《厦门文学》《短篇小说》《大众阅读报》《中国审计报》《中国航空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人口报》等海内外百余家报刊。作品多次获奖。著有诗集《流浪的衣裳》《一个人的心灵史》,散文集《大地行走》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