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振涛教授辨治胸痹心痛典型案例分享(二百二十六)

 陈XUEBIN 2021-11-16

一般情况:患者,任某,女,57岁,地址:不详。 2019年07月05日初诊。

主诉: 阵发性胸闷、气短、心悸3月余。

现病史: 患者3月余前感寒后出现阵发性胸闷、气短、心悸,偶有剑突下疼痛,休息可缓解,时有全身乏力,于郑大一附院诊断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平素体虚,易感冒,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细。辅助检查:BP:110mmHg/60mmHg。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否认其他病史。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

证型:少阳证

治法: 和解少阳,理气活血。

初诊方药:

2019年08月09日二诊: 患者诉服药后胸闷、心悸较前减轻,现时有咽痒,干咳无痰,欲呕,心烦急躁,平素纳可,眠欠佳,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

处理: 2019年07月05日方 去太子参,加酒大黄9g,栀子12g,淡豆豉12g。颗粒剂,6剂,水冲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 患者以“阵发性胸闷、气短、心悸3月余”为主诉来诊,感寒后出现上述症状,结合患者病史,当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病范畴,四诊合参,辨证当属少阳证,治疗以和解少阳,理气活血为主,方选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应用。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配以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清半夏和胃降逆;以太子参代党参以减党参之燥性,并合姜、枣、草补脾胃之气;桔梗宣肺祛痰,载药上行,开胸利壅;紫苏、苦杏仁降气、祛痰、平喘;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利水;桂枝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丹皮、桃仁、赤药活血化瘀。本方寒热并用,升降相因,共奏和解少阳,理气活血之功。患者二诊时胸闷、心悸较前减轻,出现心烦急躁、大便干结等内热之症,遂去太子参,加酒大黄,取大柴胡汤内泄热结之意,并加入栀子豉汤清热除烦安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