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慢来,比较快——孩子迟迟没康复,我该着急吗?

 长沙7喜 2021-11-16

署名:谢竹生(19岁)

元气美少女~本文为谢竹生同学原创,所有打赏均归谢竹生同学所得。

图片

01.不知不觉的变化

“最近变化真大!知道自己安排学习锻炼了。”妈妈拍着我的肩膀,略带赞许。

我却是一愣,因为我没有刻意改变自己。而回顾这几个月,我发现在不知不觉中,确实有很大改善:

一觉睡到中午——可以自己起床。

从不锻炼——一周三次HIIT有氧训练加增肌。

喜欢垃圾食品和外卖——控制自己不吃零食,就算吃也是无糖全麦。

不想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学习效率翻了一倍,一个月就能学完一本必修。

生活不自理,不做家务——学会整理房间清洗衣物,闲下来帮妈妈干活儿。

沉迷电视电脑,刷抖音停不下来——把时间用在读书和冥想上,娱乐不会过度。

社交恐惧症,不喜欢跟人说话——社交牛逼症,与朋友家人愉快交谈。

当我列下这些,才惊人地发现这三个月来自己进步迅速。而我并没有逼自己,只是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顺带有了这些成果。

总结下来发现,慢慢来,比较快。我的步伐其实很慢,一天只学一节,只锻练一次,只冥想十分钟。起初并不奢望有什么成果,只是做好当下的事。而正是这种慢让我的康复进入了快车道,让周围人都感叹我的变化。

但是为什么要慢慢来?怎样慢慢来?我会在下面的文章中逐一说明。

图片

02.为什么“慢慢来”是最快的?

在下决心改变自己时,我正在焦虑的油锅里上下翻腾,翻开书本会下意识逃离,打开抖音就无法关闭。

我不想改变吗?

当然不是。正是因为我太想改变,心里无比着急,导致在做什么事时都心不在焉,心里总是想着未来改变的计划,又总是觉得计划不完美而不敢行动。因为行动失败的话,我不敢承担后果。

我认为总有一种方法会一夜康复,整个人活蹦乱跳地去上学。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期望是不切实际的。魏强老师在一次直播中说,人可以10%的改变,但一下子改100%,他就不是这个人了。他的三观会被完全颠覆,这是非常痛苦的。就像让一个酒肉之徒一夜成为素食主义者一样,这种无法达成的期望只会让人更加焦虑。

明白这些,我就扔掉了快速康复的想法。大不了怎样?最差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起码我还活着。

其实孩子的焦虑很大一部分是社会和家庭传递的。他们膜拜成功,唾弃失败,认为你不去上学你就是个失败者,你在这个社会上存活不下去。

但失败者真的活不下去吗?

我其实想告诉家长们,成功不是目的。就算成功,你却活在焦虑中感受不到这种快乐,那跟没成功没什么区别。

很多家长都在想:“你不上学你以后怎么办啊?!”

我能体会到他们的想法。不上学意味着没有文凭——没有文凭意味着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意味着没有饭吃——没有饭吃你就活不下去。

这个逻辑链条看似理性,却谬之千里。

①没有文凭就找不到工作——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工作,虽然不是最好的,但起码有钱挣。

②没有工作就没有饭吃——就算你没有工作,国家也会有最低保障,温饱不成问题。

③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人永远活得下去,只是活的成不成功而已。

总结下来会发现,我们焦虑的不是孩子以后的生活,而是Ta以后的生活能不能成功。Ta能不能拿到最好的文凭?能不能找到最好的工作?能不能挣最多的钱?

人永远都能生存,只是我们自动把不成功的生存跟无法生存画了等号。

我们可能不成功,但是我们依然在生活着。

所以,何必再为这些事情焦虑?

这是第一点,明白了期望的不切实际,就只能“慢慢来”。

从反面看,如果进度过快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举个我的例子。当初因为进程过快,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我在复学的道路反复跌倒,复学没成功,反而强化了我对学校的恐惧感。

第一次是在初三刚开始休学时,学校举办了一次考试,老师想让我去,我认为自己可以,所以应下了。但当时我根本不具备踏入考场的条件,因为对于“学校”这个词的下意识仍然是恐惧。结果很糟糕,我没能去成,老师因为我没达成约定骂了我一顿。从此对学校的恐惧感更深。

第二次是在中考结束准备上高中。我也认为我可以,于是一下子上了全天的课,结果第二天就累倒了。这次失败给我留下“疲惫感”的印象,又在复学的道路上压下一块巨石。

第三次是在高一下学期。我依然满怀希望的去学校,但我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不好好学习都没有饭吃”,这种想法给了我巨大的压力。在一次考试失利后,我再次退却。

所以,盲目地加快进程并不一定是好事。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下,鲁莽的前进只会带来伤疤。

而“保护措施”,则是放下焦虑慢慢来。

图片

03.怎样“慢慢来”?

第一点,降低焦虑。

前面一段已经说了焦虑的危害,人在肩上背负重担时是不会前进的。

但是怎样降低焦虑?下面是我的答案。

对病人:冥想以及深呼吸,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事,而不是他人强加给自己的任务。

作为一名患者,我能深切的感受到我们身上的焦虑感。关于康复、学业、工作、和焦虑本身。我们常常能听到“你别想那么多就完了嘛!”但我知道这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思维是下意识具有强迫性的。

我非常推荐于德志老师《反内耗》一书,里边有多种具体方法。我有一点建议,那就是不要让别人的期待成为你的期待,不要让别人的目标成为你的目标。其他的方法我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经写过,这里不再赘述。

对家长:适当保持距离,陪伴和倾听,以及放低期望。放轻松,这不是什么毁灭性的打击。家长也要有自己的生活,给患者一些空间。

我现在和我妈的相处模式非常轻松。我学习我的,她干她的。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平时互不干扰,在必要时帮对方一把。这看起来不像“帮助”,但这是对患者最有利的帮助。

当我们的生活重心永远在孩子身上时,他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会让我们心中警铃大作。他是不是不开心?我是不是说错话?

实际上他的情绪没有那么脆弱,过分关注只会带来压迫感。当然我指的不是彻底不关注,而是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支持,在他不需要的时候给他空间。

我曾经跟我爸妈吵过一架,因为我没有个人空间(有自杀倾向时除外,这时候需要陪护),周围仿佛都是他们的眼睛,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安全感。

家长可能以为这是一种关心,我是为了你好,我希望你能回归生活。但能不能回归生活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的。一旦失败,家长就会认为你不努力,你应该努力康复呀!

但是,想康复并不意味着能康复,良好的态度也并不意味着会有成果。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状态永远是积极向上的,若背负着这种压力,会带来巨大的焦虑,反而有害于他的康复。

“我这么努力帮Ta,Ta为什么不好起来?”

我们的“帮助”都是以自身为出发点,认为这种方法一定有用。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家长是家长,孩子是孩子,这是互相独立的个体。只有互相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关系才处于一个相对美好的状态。

“那我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那我还能干嘛?”

陪伴和倾听。陪伴不是指责,你应该XX,你不该XX,这种句式把自己放到了领导者的位置,于是听命令的人成了无关紧要的小卒。

更重要的,找到自己的生活。当孩子一患病,整个家庭仿佛停摆了。前面说的焦虑就是有一个不合适的期望,不合适的期望意味着掌控权在他人手里,自己无法控制。然而病人的状态有的时候是无法控制的,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康复”上,就是把控制权交到别人手里,自己当然会焦虑。

所以,把自己从这些中解放出来,享受生活吧。焦虑会传染,快乐也可以传染的。

第二点,在有保护措施下适当突破极限。

 “慢慢来”并不意味着不采取行动。而是在有保护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的改变。接受了慢慢来,我们就不会那么执着于成果,还是体会过程。

就像训练肌肉一样,如果一个人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

举起20公斤的哑铃,那一定会受伤。只有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循序渐进,一点点突破舒适区,才能够获得突破。

这里的“保护措施”有两点:

一,保证自己的精力充沛,不要过度劳累。

我之前就是吃了这个的亏,连上早自习和晚自习使自己败下阵来。如果要早起,可以先从9:00再推到8:00 7:00 6:00,等身体适应强度之后再一步提早。

二,改变思维模式。

病症其实是一个信息,意味着之前的那套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已经过时。只有思维模式改变,才能适应现在的生活。

思维模式很难一下改变,因为这是十几年形成的下意识应答模式。这是慢慢来就起了很好的辅助。如果难以承受压力,那就先到一个轻松的环境,适应之后再换到另一个稍微有一点压力的环境,适应之后再逐步提高。如果一下子置于高压环境(如学校),神经很容易再次崩断。

思维模式的改变源于练习——反馈——练习——再反馈的过程。这里的反馈要选自己能够掌控的反馈。

那我举个例子吧。以学习能力来举例,当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大脑会下意识冒出“我太糟糕了”这个想法,我会用冥想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去享受学习过程。但仅仅一次的反馈远远不够。需要通过无数次的练习来巩固“放松”这个感觉。

就像巴甫洛夫的狗,摇一次铃铛就给狗喂食,当只要铃铛不喂食时,狗也会分泌唾液。这就是下意识的魅力。

因为这个模式需要反复练习,所以“慢慢来”极其必要。这个过程不能偷工减料,只能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更适应这个社会。

以上两点分别是“降低焦虑”和“在有保护措施下适当突破极限”,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或者是前者在行动上的体现,二者缺一不可。

图片

04.结尾

《精力管理》中写到:“任何用力过猛或操之过急都会导致二次伤害。”

这也是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不是什么都不做,就是着急地什么都想做。

我听过一个故事,城门马上就要关闭,一个贩子挑着枣要赶城门关闭之前出城。他问人智者能不能赶上,智者回答说慢慢来比较快。他不信,结果由于跑得太快枣子撒了一地,等他收拾好枣再赶到城门时,城门已经关了,他最终没有赶上出城。

所以有时,慢慢来才是最快的方式。正所谓欲速则不达,“速度快”绝不是我们的目标。

愿我们终将渡过长河,慢慢摇着桨靠岸。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