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社工专业人才建设的8点建议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1-11-17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工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1〕25号)和河南省民政厅、组织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河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豫民〔2020〕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社会工作发展,推动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郑州市实际,郑州市民政局起草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社会工作发展(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前言

郑州社会工作发展至今,不断壮大,取得了很多成绩,也慢慢进入了大发展的快车道。本次所提意见建议,集中体现监督管理、社工机构和社工人才三方,具体在发展规划、服务成效、专业人才、行业机构监管发展、流失率与权益保障、社工机构义利观和社工价值观职业素养及社工万能论、理论与实务结合及评估和社工自主创造性、社会工作专业化大众化与本土化等八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科学规划,加强监管,稳健务实,实事求是

1.向国内社会工作发展好的省份、城市学习交流,结合郑州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划;

2.社工发展、社会工作发展,社工机构是重要一环,社工机构发展得好,社工工作有动力,社会工作自然会有大发展,但不能为了发展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必须加强监管;

3.经过多年发展,郑州社会工作目前培育了一些土壤,营造了一些氛围,做出了一些成绩,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发展服务架构,但还是要认清与先进省份城市社会工作发展的差距,认识到郑州市内社会工作各区域和各机构发展不一的巨大差距,认识到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自身的差距,认识到社会工作发展规模上的大发展和服务质量、成效有原地踏步和内卷的风险。

4.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实务行业,是服务行业,是公益行业。本身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非要追求高大上和典雅一定程度上就脱离了社会工作,和服务对象特殊群体打交道本身就不能怕土;社工行业是公益慈善行业、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而不是一门专门的生意和商业行为,不应沾染太多的商业和利益,这应该是全行业的共识。

二、理清监管方、机构与社工三方关系,理清购买方、服务方、机构、社工、评估方与服务对象六者之间关系

1.关于监管方、机构和社工三方关系这里不多说。

2.关于购买方、服务方、机构、社工、评估方与服务对象六者之间关系,六方中社工是弱势方,要对其他五方负责,因为都可以提意见施压力;但有时五方又会觉得社工不听自己的意见,因为说完之后,好像服务开展并没有什么改变。比如有领导或购买方召集购买项目岗位一线社工开会讨论,说问题现状说工作思路,说了很多也都很对,社工也很想按照理想状态或发展规划开展工作,但实际呢除了个别项目,其他的依然如故,领导和社工都很委屈;评估也是,写自评报告写成效报告写整改报告,似乎评估完写完就没事了。

那问题出在哪呢?问题思路和一线社工说也对也不对,因为社工在购买项目岗位上,因为社工要听机构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应该是购买方、服务方、评估方和机构交流讨论确定,社工是做服务的,但决定服务的不是社工,那么很多话和社工说确实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结果就是领导也很累社工也很累。因此需要厘清六者关系,提纲挈领,君臣佐使,明确权限,各司其职。

三、关于专业人才队伍

1.规范行业制度和机构监督管理制度

2.形成多梯次、多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

3.重视高校资源,高校应在调查研究学术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4.提高社工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工行业比例

5.重视一线实务社工和非社工专业社工人才培养

6.相关资源向一线倾斜、向服务倾斜、向实务倾斜

7.强化社工价值观和职业培训,加强督导培训学习

8.机构之上相关部门制度保障社工正当合法权益

9.合理完善的发展制度和薪资制度

10.校企合作,社工专业人才培养基础在高校,实践成长在机构,校社合作,不断创新激励形式,优化实习生培养流程,以求更多的社工专业学生选择在行业入职,真正成为社工行业的人才。

四、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

1.明晰认识社工行业现状,认清现实,找准优缺点,多方面听取意见,重视一线社工声音,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规划,市局选较好机构将项目服务年限从一年改为三年就是很好地尝试和做法。

2.以人为本,重视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技能

3.规范社工机构注册发展,加强引导,强化监管,收放结合,使社工机构规范、稳健成长,形成服务专业过硬、各有所长、百花齐放的社工行业发展局面

4.各行各业均有相关奖惩监察管理制度,党内亦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多项处分,社工行业针对社工机构目前只看到奖未看到罚,有实质性影响的罚;社会工作进入大发展时期,多领域、乡镇社工站相继建立,若无雷霆手段,相应制度,难保社工行业开展服务时的菩萨心肠及服务成效。

五、关于社工流失率和社工权益保障问题

社会工作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但社工专业毕业生从事率低、薪资低服务要求高、门槛低招人难流失率高、行业快速发展社工发展薪资架构和获得感却无明显增长,前景显而易见,问题显而易见,解决方式显而易见。

社工流失率在于三块

  • 入行不久社工流失率;

  • 入行两三年后流失率;

  • 专业督导及机构负责人流失率。

流失率的根本在于三个

  • 价值感得不到体现或被冲击,对行业专业工作失望,导致这一点的原因众多,这里不做具体说明;

  • 薪资问题及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生活所迫离开

  • 其他问题。

留住或让专业社工安心工作,就要了解社工所思所想,为什么从事这一行业?为什么坚持?为什么离开?为什么从无比热爱到闭口不提?为什么一如既往地热爱?

从问题需求视角出发,相对应的如何提升社工稳定性、行业吸引力?如何团结专业新老社工?如何保持提升社工工作价值感?如何创造稳定有利的后方环境和工作氛围?

以小见大,以项目为例,首先,挑选工作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第二,争取当地资源,妥善解决项目社工的吃住问题;第三,组织项目社工多与机构总部建立连接,多与外界建立连接;第四,多组织项目社工的各种培训;第五,利用当地资源,丰富项目社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最后,保障薪酬待遇和相关津贴补助。

社工服务的是真正需要帮扶的最底层困难困境人群,维护的是社会基本的基层的公平正义,需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除去社工自身努力外,应该保障社工的权益,给与必要的支持保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身怀理想和情怀的社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服务对象。

六、关于社工机构义利观、社工价值观职业素养和社工万能论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的个案工作、小组以及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手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行业、社工机构和社工安身立命的核心所在,此处不再多说。

社工要是万能的话,可能很多社工早就不在这一行业了;术业有专攻,承认不足、努力学习,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说什么社工万能。

七、关于理论与实务、评估和社工工作自主性与创造性

理论实务本就是一体两面,但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实务工作。理论来自于实务服务于实务,实务充实完善理论,但没有万能的理论。评估重理论,更应重实务,理论与实务结合要发挥社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有耐心,要务实,要扎扎实实做服务;基础打好了,信任关系建立了,很多专业理论就更好发挥作用了。

一线社工重在实务,其次是理论结合实务,然后是理论研究。一线社工做理论研究不是不可以,是不能本末倒置。

评估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让评估起到应有的作用?评估如何看待理论与实务关系?等等,指标体系和评估如何促进社会工作发展?如何释放和解放社工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不是限制和禁锢社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毕竟一线社工是服务开展的主体。

社工有自己的工作思路想法并实施,是工作的推动者和主要动力,同样需要明确权限和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和负担,而不是因为万能所有万能;希望社工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多工作,但“助人自助、赋权增能”,以社工为服务对象同样适用,信任尊重包容方能更好同心同向而行。

八、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大众化与本土化

社工专业性和大众化并不冲突,好的社工自然是专业性也有,大众化也能做,简单来讲就是能上能下能大能小,个案小组也能做,社区邻里家长里短也能做。郑东新区社会工作在这方面就做的特别好,不要怕接触服务对象,而是和服务对象打成一片;同时去机构化、去行政化、去专业化,加强统一管理监督培训,解放社工的手脚,将更多时间精力用在服务开展上,将姿态放低,走群众路线,做专业服务,服务成效自然立竿见影、水到渠成。项目大小不同,但道理相通。

就如同社工的服务用语和工作用语,两种用语相辅相成。面向服务对象及大众时,要“接地气,说人话,口语化,聊天式风格”,提升沟通性和温度感;面对同行及领导时,要“专业性,逻辑性,书面化,汇报时风格”,提升有效性,彰显专业性。

关于专业小组和个案,是否需要反思不是社工做的不好,而是设计上有问题而引发的水土不服?专业小组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可以开得很好,比如学校、儿童福利院、残联、监狱等,这里不多说。个案方面,很多时候我们做的是个案,但服务结束后案主否认;或是一开始一详细介绍服务就直接结束了。个案开展好需要较为信任私密的专业关系建立和高度的专业性,同时需要案主的配合。

个案理论、流程和文书都很完备,但符不符合实际,实务中怎么用,用到哪些又是另一回事,我们的国情是怎样的,国人的性格、处事风格是怎样的、对个案这种工作的认知和接受度是怎样的,与服务对象信任专业关系的建立,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课题,也就是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更适合本国本土的个案服务开展理论、流程和文书材料,视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取其形,留其神,个案工作要符合实际的灵活开展。

写在最后

入行几年,见了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也见了很多人离开这个行业,去留本是普通正常的事情,但很多人离开却不是因为不想从事这个行业。所以有了这些意见建议。

“所有的生命都是黑暗的,除非有了热望。所有的热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无用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这是纪伯伦的名言。如何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设、加快社会工作发展?需要对社工以爱与真诚,这样社工才能将更多的爱传递到服务对象那里,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社合作、多方支持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加快推动全市社会工作发展。

有一位朋友,从一家社工机构离职至今多月,至今仍拖欠几个月工资,在职和离职员工都不同程度拖欠,担心要不会工资和威逼利诱在职的不敢离职,离职的要工资难,实习生和仅入职一两个月的更不用说只能自认倒霉;确有原因,但不是所有问题的挡箭牌,拖欠工资是一,诋毁离职社工是一,扬言在郑州市在金水区封杀离职社工也是一。这也是郑州的一家社工机构,也是郑州社工真实的一面,虽然可能是个例;但希望这样的事越来越少,最好没有。因为大多数人掉过一次坑就不会再信任这个行业了。

关于加强郑州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建议,就说这么多吧!因为是提意见建议,所以就不那么客套了,有些方面没有提是因为会有很多人提,热门这里就不提了,提点提的少的和没人提的。

郑州是一座有爱包容的城市,郑州有很多优秀的社工,郑州社工大有可为。最后,祝郑州发展越来越好,祝郑州社会工作发展越来越好,祝郑州社会工作在郑州发展过程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专业价值。

本概论立足“双百”实务经验

遵循发现的逻辑

从案例归纳总结出本土的经验性知识

再与国内外公认的社会工作概念理论进行对话

进而从案例的理论分析中

提炼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知识的本土内涵和方法技术

社工站必备用书

快快拿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