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贯诸子之“体”,横彰新子之“魂”

 xianfengdui111 2021-11-17

10月23日,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九届'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日本、韩国等地的38所高校51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议题涉及到先秦诸子以及后代诸子在义理、学术史、思想史上的新思考,还有“新子学”与“《子藏》学”的共通性等内容,会议尤其关注了“新子学”的学术理念、价值诉求,以及“新子学”在新时代对文化的接续与使命等问题,与会人员对此进行了集中讨论与思考。

纵贯诸子之“体”,横彰新子之“魂”

图片来源:主办单位供图(下同)

此次会议采取在线、线下同时举行。研讨会开始,首先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中心方勇教授宣读了《“务为治”:“新子学”的学术理念与价值诉求》的论文。论文指出,诸子学研究一直存在“体”之离散与“魂”之缺失的问题,使得子学在形态上显得零碎、在理论上缺乏自觉。“新子学”承袭司马谈的理解,视诸子各家为“务为治”之学,并在路径上有“一致而百虑”的特征。而在现代语境下,求“治”可对应为对不同文明形态内部及外部相互关系的整体性理解,由“治”或文明的视角,我们便可把握到诸子学的整体性。客观来说,诸子各家思想是秦汉后中国文明的基石与基调,因此由诸子学的整体性可反观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同时由诸子学内部的多样性可以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基于此,“新子学”由一种学术理念而延伸为一种文化立场。立足此点,“新子学”也在探讨另一种全球化的可能性。方勇教授认为应该将“新子学”放在一个更加宏阔的视野之中,并在文章中阐述了“新子学”在新时代需要担负起的文化使命及其可能性。

很多学者和方勇教授一样秉持着以文化视角来探讨子学与“新子学”的历史及社会价值,如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欧明俊教授的《论“子学精神”及其对“新子学”的启示意义》,兰州城市学院刘洁副教授的《“新子学”与中华文化认同》,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张耀的《论“新子学”如何延续诸子学在危机应对上的优势与智慧》,几位学者都在文章中聚焦子学应世的实用价值,注重发掘其内在精神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思考“新子学”及子学精神对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参会学者也一致认为在此基础上,“新子学”的具体含义、理念等方面问题应该被进一步研究与讨论。

纵贯诸子之“体”,横彰新子之“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对“《子藏》学”这个新概念进行再度思考阐发。“《子藏》学”是《子藏》总编纂方勇教授于2019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子藏》第五批成果发布会”上首次提出的又一学术概念。此后,专家学者不断对这个概念进行思考。

此外,有些学者从文献、学术史的角度观照“新子学”和“子学”、传统学术之间的关系,力图在与传统的接续中来对“新子学”进行价值定位。扬州大学文学院贾学鸿教授认为,要选择适合普通大众个体的接受方式进行有效传播,是当下“新子学”的任务。

从2012年方勇教授首次提出“新子学”理念到现在已有九年。到目前为止,海内外发表的“新子学”论文已经有300余篇,《“新子学”论集》已经出版三辑,国际学术会议也在上海、厦门、兰州、台湾以及韩国成功举办九届,引起了中日韩及东南亚、欧美多国广泛的参与和思考。

新民晚报记者 王若弦 通讯员 贾楚楚 张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