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码青春期》:第三种思维模式 —读后感

 语杨读书 2021-11-18

第一种思维模式:青少年比看起来更需要你;第二种思维模式:游戏规则已经变了,因此,你也得变。(你指父母)

第三种思维模式:你需要帮助

孩子大了,做父母的我们有时变得无所适从,我只能尽力跟着孩子的节奏。小的时候我们带孩子出去旅游。自从六年级,孩子提议、策划好旅游景点,我们全家出动。小的时候我买啥衣服,孩子穿啥。现在孩子有自己的喜好,自己在网上购物。只是有时避免购物占用过多时间,孩子选择好几个,我最终确定购买。1. 孩子进入青少年,我们不能做掉进“舒适陷阱”。孩子小时候需求简单,相对依靠父母,好沟通。长大后,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不免令父母心烦。

我也曾经想过不管,自己清净自在。美其名曰给孩子空间,实际是自己无能、逃避责任。为了避免僵局,我们需要弄清楚怎么和孩子沟通,需要学习自己不懂和害怕的领域,不能做甩手家长。

2. 对青少年孩子不能有求必应,一些基本原则还是要有的,不能掉进万事“认可陷阱”。比如看电子产品手机,不能随意,要设限,提前规定好时间。这样孩子在玩的时间,轻松休闲。时间一到,立刻放下。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赞同或支持那个人所做的每件事。3. 小时候我们帮助孩子整理床铺,洗衣服,管理饮食起居,掌控交往朋友。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我们避免“控制陷阱”。凡事不能都代替孩子决定,孩子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理生活的能力。孩子日后会自己面对困难,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唯一能做的事是让孩子提前做准备,以便迎接困难的考验。4.青少年时期,家长还是注重成绩,比较成绩,容易陷入“成就陷阱”。孩子成绩无论如何,都不要基于成绩。孩子无论是否成功,都应该永远得到父母的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