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云,抗联妇女团指导员,带领7名女战士集体殉江,平均年龄不到20岁

 桑田沧海d8984d 2021-11-18

1938年10月中旬的一天,天刚朦朦亮,东北抗联第5军第一师妇女团的8名女战士正准备随军过河时,突然,四周枪声大作,约千余名日伪军正恶狠狠地向她们扑来。

这些随军西征的妇女团,本来有30余人,但经过与敌人的几次战斗后,如今只剩下了8名同志,她们是指导员冷云(23岁)、杨贵珍(19岁)、胡秀芝(21岁)、安顺福(23岁)、李凤善(20岁)、郭桂琴(18岁)、黄桂清(20岁)、王惠民(13岁)。

正当她们接到命令准备渡过牡丹江下游的支流乌斯浑河时,突然遭到了敌人的袭击,为掩护大部队,冷云命令同志们向敌人进行反击。

现年23岁的冷云,原名郑致民,1915年出生于黑龙江桦川县的一个商人家庭,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加入东北抗日联军,任第5军第1师妇女团政治指导员。1938年7月,她把仅两个多月大的女儿寄托在一位老乡家中,毅然参加了抗联西征队伍。

10月19日夜晚,她随部队露宿于三家子村西北的乌斯浑河西岸老道口附近的谷地之中,不料被日伪军发现并包围。20日凌晨,正当她们准备渡河时,敌人发起了进攻。

此时的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把敌人吸引过来,让大部队冲出去!”

“是!”其余女战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就这样,8名女战士挡住敌人凶猛的进攻,到最后,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快用完了,摆在她们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战死要么过河,而8名女战士都不会游泳。

这时,冷云对大家说:“宁死不做俘虏!过了河我们就去找到部队继续抗日,过不去,就跟乌斯浑河水永生吧!”

“过河!过河!”战士们大声叫着。

敌人发现被围的只是几名妇女,便大喊:“抓活的!......”眼看敌人咆哮着就要上来了,8名女战士在向敌人扔完最后几颗手榴弹后,互相搀扶着下到河里。

河水很深,水流很急,冰冷刺骨,但是她们没有丝毫畏惧。8名女战士手挽着手,向河中心走去,她们齐唱着国际歌,歌声回荡在整个大地上: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她们身旁,掀起了一股巨浪,水面上再也看不见她们的身影......

后来,8名女战士的遗体被找到,她们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仅13岁,平均年龄不到20岁,被一起葬在乌斯浑河的河岸边。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在乌斯浑河东岸的小关门嘴子山坡上修建了雄伟的烈士纪念碑,上书:“八女英魂,光照千秋”,后来又在牡丹江市修建了“八女投江纪念碑”,康克清亲题奠基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让我们向抗战中牺牲的英烈们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