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来了一个美女患者,今年有38岁,身材是比较富态的那种。她最近两个月不知道是怎么了,体重一直在增加。也不想吃饭,比别人还胖,肚子也比较大,在别人眼里就是那种喝水都会发胖的人。经常感觉肚子撑,满。一走路都是呼哧带喘的。之前住在六楼,没有电梯,走楼梯特别累,现在只好换成一楼了。 我看了她的舌苔,舌体一圈都有齿痕,舌白苔腻,脉象虚弱。根据她说的症状,基本上可以确定她是因为脾虚而导致的饮食停聚,水湿停滞肠胃造成不想吃饭,胸口和肚子满闷。因此就出现了所谓的不吃饭喝水还会胖的情况。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肥胖,而是一种病态,用药调理调理就过来。治法健脾化积除痞,方用枳术丸加炒麦芽、莱菔子、鸡内金。 枳术丸是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方中是枳实、白术两个药。(而不是枳壳和苍术,一定要记清楚)。白术与枳实的用量比是二比一。 白术是甘温的,能够健脾除湿,帮助脾胃运化。 枳实是微寒的,下气消滞,散积消痞。 两药一个补一个行,一个温一个寒,一个升一个降,组合得非常好,运化中焦的气机。方子重在健脾,使脾胃好起来,避免经常饮食不消,重在补虚。治疗的是脾胃虚弱,饮食积滞不消,胃脘部满闷不舒的问题。 枳术丸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效法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枳术汤,方中倍用白术为君药,是以补为主。 而枳术汤中君药是枳实,是以泻为主。是用来治疗心下也就是胃脘部水饮停聚情况,水饮堵在胃里面就要给排掉,就用枳实来攻逐停滞的水饮,散结消痞,再用白术来培土制水,方子重在消水饮,补虚为辅助。 两个方子一缓一急,一补一泻,其治疗目的也不同,因此在这两味药之间转换用量就能实现不同的治疗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把枳术丸作为基础方,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加减使用。 对于年幼的儿童和年老体弱的老人以及那些脾胃特别虚弱的人,用枳术丸加党参、茯苓。 对于经常喝热水不能吃凉东西,一吃凉东西就拉肚子等脾虚胃特别寒的人,用枳术丸加干姜、砂仁。 脾胃虚弱伴有早上起来恶心想吐的患者者,用枳术丸加橘皮、半夏。 脾胃虚弱不想吃饭,一吃就胀得难受的患者,用枳术丸加炒麦芽、莱菔子、鸡内金。 脾胃虚弱而肚子特别胀的患者者,用枳术丸加木香、枳壳、佛手。 脾胃虚弱伴有水肿特别重的患者,用枳术丸加防己、猪苓、木通。 我是八零后还在路上的中医李大夫,坚持科普中医,让更多人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