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2.赏析.整本书阅读---邓彤

 长沙7喜 2021-11-19

图片

1


读后感

这本书,毫无疑问,是一本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似乎指定读者就是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作者也确实是一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然而,我作为一位教育从业者,却觉得这本书是适合所有阅读人,以及阅读导读者阅读的书籍。

也许我们不需要从书中学习那么专业的阅读教学,但是不管是作为自己阅读的指导书,又或者是作为一位父母,引导孩子阅读的家庭教育者,这本书依旧有其专业价值的。

当然,精读还是粗读,是不同读者身份在阅读本书时,所采用不同方式的依据。

也正是因为阅读的意义深远,才会有千个读者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历不一,同一个文本看到的故事,背景以及人物心理都是不一样的。

同样把此书作为一本工具书,作为阅读者,导读者和作为语文教师,是完全不同的。

这本书,当然谈不上是经典作品,但是作为专业的学术作品,还是够得上的。

不管是我们这种野生阅读者,又或者在编的中小学新手教员,都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

同样,作为一位家长,也是可以尝试去阅读的,如果我们试图自己引导或者带领自己的孩子走入阅读的世界,那扇神奇,却没有定数的大门。

不管是什么阅读方式,或者阅读技术理论,都不能保证一定指向孩子的终身阅读,我们可以做的最大改变,就是让自己成为阅读者。

至于孩子,你是不可能要求他成为什么人的,你能做的只是成为自己。而他,则沐浴在你的旁边,他,不会听你怎么说,而是做你所做。如此而已!

其实阅读真的是可以很主观的一件事。

因为邓老师前期大量引入毕飞宇老师的文字和观点,我就感觉特别契合,感觉非常好,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喜好。

然而,本书后期,大量引入红楼梦作为范文,我完全就感觉格格不入,因为古诗文和文言文,这个基本上是我的禁区啊,语文一直不好,这个就很少涉猎。

反倒是现代文和外国名著,心理学哲学教育学这些才是我专注的领域,所以后半部分,我整个人都不太好了,只好选择粗读。

如此,这就是阅读的个人选择性,个人主观性。

2


文摘赏析

文摘1:认识自己从来都不容易,阅读的价值就在这里,它不只是丰富我们,也在界定我们。

【赏析】这是我喜欢毕飞宇的一个原因。他的文字,我总是能很容易的找到共鸣,不管是理论性论述还是童年记事。

记得他比我大一轮不止吧,难怪我爱人一直说我是老的早。本书作者看来也是一位毕老师的粉丝老师。

文摘2:自古以来,凡有成就者都曾经浸淫于经典的无限魅力之中。

【赏析】所以我现在特别愿意和资深的语文老师交流,大家可以有共同的话题。

虽然我的语文素养和文学功底不如老师们,但是我的阅读量却也不输大部分文学从业者,我非常愿意进行成年人的观点深思和交流,甚至有一丝沉迷。

文摘3: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1、直接大声朗读整本书。2、让学生明白,贵在坚持。3、教师不能仅要求学生读书,自己也要读。4、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续写。

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阅读,需要做好5件事:1、买一盏不伤眼睛的台灯;2、买一张真正可以读写画的书桌;3、买一个藏五百本以上书的书柜;4、买一个能记孩子一生读多少书的本子;5、创造一个共同爱上阅读的大家庭。

【赏析】这五点,前四条都是花钱的事情,除了第四条还要求家长坚持记录。

唯独第五条最难,要让一个家庭改变,虽然是积极正向的改变,去服务于一个孩子,很多家长也很畏难,因为学习在之前二十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不能身教,言传价值可微。

听我说,而不是看我做,这种思路明显在父子母女关系中是行不通的。

家庭教育从来也不容易,成长,即使是成年人也不容易。

每个人都怀揣梦想,很多人最终可能一无所获,但这依然值得珍惜,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经历。

文摘4:所以,老人捕到大马林鱼最后又失去,绝不意味这他一无所获。他实际上收获了许多。

【赏析】就像人终究一死。可以等于从来没存在过吗?肯定不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3


文摘分享

整本书阅读丰富着我们,也界定了我们。

每个人都有他的局限,知识的局限,智力的局限,思维模式的局限。

整本书阅读究竟应该读哪些书呢?1、此书应当具有重要价值,属于应当最早成为学生压舱石性质的书籍,经典之作是首选。2、此书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能力以及兴趣爱好。3、从语文教学进度看,整本书阅读的对象首先应该以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人物传记、历史著作为主。

对于中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还是应该读一些相对重要的书籍。大体上要遵循如下原则:1、本人喜欢;2、学习需要;3、书籍水准不差。

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很重要。人在这个时期精力最旺盛,记忆能力,吸收能力都很强,不论学什么进步都比较快。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

阅读是需要才华的。

我唯一可以介绍的经验是重复阅读,你不要牛,无论你重复多少次经典都对得起你。我建议每个人都能寻找一两部经典,它会陪你一生,最后给你送终。

快不是好的读书方式。阅读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更幸福,着什么急?慌什么慌?

读书可以分作两种,一种是自娱自乐性的,一种是刻苦攻读性的。

刻苦攻读也有它的弊端,因为太强的功利目的,它会使阅读丧失它的生动性。

阅读一点也不枯寂。

有效的课程与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了解,关键是分析学生的需求。

学习需要包含学习愿望或学习动机,也就是学习者在“想要”层面上的学习驱动力,大致可归属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等层面。

了解学生需求,就易于触动学生兴奋点,易于激发学生动机。

现在影视作品已经在悄然取代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了。而语文的命脉恰恰在于文本的读写。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愿意阅读,使学生体味到文本阅读的无限乐趣,应该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职责。

家长从来不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究其原因,可能是许多家长没有这种意识,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家长不具备这种能力(文化水平限制,或者认知,自己不阅读)。

有30%的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居然还不到一小时。这几乎等于没有进行任何阅读。当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他们注定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单纯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似乎难以继续发挥当年那样巨大的作用。语文学习从本质上是立足于生活的。课堂教学只能起到示范,释疑,推动作用,永远无法代替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阅读在本质上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心智活动。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数量就是阅读质量,大量阅读必然产生巨大力量。

鲁迅的呐喊中多的是激奋,是难以按捺的内心冲动,外部的沉郁掩饰不住内在情感如地火一般奔突。而在彷徨中多的是冷静,凝重,作者自身似乎已退居极次要的位置,客观冷静地再现特征日益明显。

旁批是一种点化,即使文本的美妙之处,神髓之处得到揭示,也使自己得到了升华。

事实证明,没有这种硬着头皮通读全书并不断通过笔记整理阅读体会的经历,学生就很难形成阅读整部书的能力。

卡夫卡的变形记可看作是一篇关于现代人生存问题的寓言。

通过关联比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入。

人生是不是以成败来论英雄?

关联比较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核心技术。

无数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