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本.诗

 一片荒草照野园 2021-11-19

笔记本.诗

       前段时间,为了寻找点资料,在办公室里,我把自己的办公桌里翻了个底朝天,而在家里,把自己的书架也翻了个底朝天,始终没有找到我要找的东西。然而,在这过程中,我无意间找出了很多我以前的笔记本。笔记本写着很多文字。那堆笔记,有初中的,有高中的,有大学的,也有我出来工作之后的。

      我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喜欢写文字的人,尽管自己写文字的水平并不高——这不影响我对它的爱好。

      在那堆笔记本里,存有我以前写的童话、小说、散文、诗歌之类,其中,写得最多的应该是诗歌了。有两本厚厚的笔记,里面全部是我写的诗歌。那些诗有长的,也有短的。长的几乎有千来个字,而短的也就十几个字。现在再翻开来读,仍感觉到里面强烈的感情,和一些跳动的思想。很多记忆都在诗句中浮现了,回想,有数不完的惆怅。

      我记得我好像读六年级的时候,自己就开始学着写诗,然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上了初中后,我常常在学习之余写散文、诗歌之类的文字,也写了很多,然后认真的摘抄在两个笔记本上——一个本散文(自认为的散文),一本诗歌(也是自认为的诗歌)。我记得,我那时到半山腰喂猪(猪棚建在半山腰上)还拿着笔与笔记本,趁猪在吃猪食的同时,我就在笔记本上写些诗歌。后来,我初中毕业了,那两本笔记送给我的语文老师了。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事,我都感觉很羞愧,不知道老师看到我那些幼稚的文字会不会介意。

      现在,我也坚持着写文字,或许在词句结构方面有了一点进步,但跟笔记本里的文字相比,少了很多血肉,少了很多真实的情感。诗歌,是最能凝聚血肉、情感的一个主要阵地,现在在我电脑里创作出来的,都只成了文字堆砌而成的诗句罢了。里面有些血肉,有些情感,但很浅淡。去年,我申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也放了不少诗歌进去,其中一些诗歌是很久以前写的,而另外一些诗歌是现在写的。因为少了很多真实的情感、少了很多血肉,现在用电脑写出来的诗歌已经比不上以前用笔写的诗歌了。

      现在,用电脑写着,也顾忌着。因为写给别人看,而且熟悉我的人也会看到,总害怕别人看到我心灵的伤口与灰暗的一面。或许因为这样的顾忌,写出来的诗歌没什么血肉与情感,更谈不上生命的张力了。另外,成了家庭,有了小孩后,我的双脚基本是被束缚住了。我的生活成了上班教书、下班带娃的简单模式,视野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当一个人视野受到了限制后,无论是情感,还是思想往往是空洞无力的。我现在就处于这样的状态了,写点诗歌,很少有情感的冲击,也很少有智慧的生成。有时候,很多诗句要靠用力挤才能出来。

     翻开那些笔记,里面所写的诗歌,大多还是比较简短的。有些读起来,有着很厚重的情感。有些读起来,却有一些独特的韵味。2004年2月6日我曾写过一篇《起点》的诗歌,如下:

起点

      男人,女人

      恋爱

      是他们改变自己的起点

      结婚

      是他们恢复自己的起点

      很简单的几句诗,或许读起来没有什么美感,却有一些精辟呀。一个人在恋爱的时候,就是在改变着自己原来的样子,而结婚后,就是恢复成自己原来的样子。在我那堆笔记本里,还有不少这样的诗歌,有一些有着厚重的情感,有一些有着风趣的见解,有一些有着闪光的思想有一些有着…… 2004年6月12日我曾写过这样的一篇诗歌,如下:

无题

      在黑夜里

      思想的车轮已停止了转动

      倚着心脏的生命已忘却了呼吸

      那松散的大地上

      堕落之荒草在疯长

      腐朽之藤蔓在蔓延

      为了光明

      就是仅仅的一点光明

      我也燃烧自己

      毫无保留的

      让每一滴殷红的血

      化成热烈的火焰

      烧去黑暗,连同

      堕落之荒草,腐朽之藤蔓

      啊——

      让思想为光明而欢跃吧

      让生命为光明而颤动吧

      大地宁静地安息着我的眼泪与微笑

      现在,我已经写不出这样的诗歌来了。曾经诗歌沸腾的血液,在工作与家庭中渐渐冷却下来。现在写着的诗歌,只是满足我的习惯与爱好而已。

       下到小学教之后,依然做着班主任,我希望那些孩子们也会热爱文学,于是,我其中的一些笔记也借给孩子们看。三个学年下来,我的一些笔记也被翻烂了,但我发现有一些孩子确实也是爱文学的,也有这方面的天赋,只是不知道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这些爱好、天赋是否得呵护呢。

                    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晚上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一片荒草照野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