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桌子上的那一本学生评价手册 记忆忽的一下飘到了不久前,即将开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老师已经先忙起来了,主要搞一下学校的卫生。在办公室里,自己的办公桌擦干净之后,我得去教室里擦学生的桌凳,擦我们老师的讲台。 因为疫情,我们度过了一个很漫长的寒假。教室被我们冷落了许久,桌凳应该也是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我们班的孩子,然后来与它们相伴。擦桌凳之前,我把抹布放进水里搓洗干净。全班五十四张桌子,五十四张凳子,中间,抹布要搓洗几遍。这全部桌凳擦一遍下去,花了我大半个小时。最后,我要擦的是我们老师的讲台。这时,一本学生评价手册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就静静地躺在讲台旁边的小桌子上。那小桌子比老师的讲台矮了许多,即使在上课的时候,我也没有多大留意它。 那一本学生评价手册有着鲜红的皮面,映入眼帘,借着窗外的光,显得有一些耀眼。我把抹布放在一边,小心翼翼地把它拿起来。我记得,上个学期散学典礼后,孩子们(少数几个孩子请假)都回到了教室,我把这学生评价手册都发给了孩子们。有几个没有来的,便托他们同村孩子拿回去。我翻开那一本学生评价手册,第一页,看到了那熟悉的姓名——是湖球的那一个孩子。在我以前写的文字里,曾经很用心地提过他。这是一比较特别的孩子,一个学期中,他没有多少天是在学校里的,一般都是呆在家里“养病”。 “我带他去很多医院看了,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他父亲曾经跟我说。 几乎在学校里的每一天,他不是头痛,就是肚子痛,仿佛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一样。我有点怀疑这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但自己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也只能是猜测罢了。现在,过了一个这么漫长的一个寒假,他不知道怎么样了。 看到这本学生评价手册,另外一些记忆也随之浮来。我记得上学期散学典礼之后,我把这本学生评价手册交给了班上一个姓温的孩子,让他带回去那孩子。毕竟,他们的家离得很近。然而,那姓温的孩子好像不大乐意做这件事,脸上却又带着玩笑的样子,把那本学生评价手册扔给了一个姓陈的同学,让他带回去,而姓的同学不乐意,又扔回姓温的同学。三个孩子,都是在同一个村里,住得很近。看到那本学生评价手册被扔来扔去,我很生气,批评了他们几句。在我的记忆中,那本学生评价手册最后在姓温的孩子中。 他应该会帮那孩子拿回去吧,那时,我这样认为。没想到,一个漫长的寒假后,我才发现这本学生评价手册最终还是被那学生扔在这里了。我合上这本学生评价手册,小心地擦去封面上的灰尘。 我仔细想想那两个孩子,有点想不通为什么他们不肯把这本学生评价手册带回去给那个孩子。他们住得那么近,帮忙拿回去,那应该是举手之劳,既不费脑力,也不费体力。那一个经常没有来学校的孩子,脾气很平和,因为身体的缘故,常常在教室里趴着,几乎没说过什么话,完全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而班上的其他孩子也很少去理会他。我们老师都知道这样的情况,对他也是很宽容的,尽量地呵护他。 开网课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与数学老师对凌坑、湖球、莆田片区的学生(我们班的)进行了家访。在湖球的时候,我们特地去他家里进行了家访。他母亲已经过了,他父亲与他奶奶就在房屋旁边的菜地里收菜,看到我们来了,把我们请入屋坐,泡了茶。我们聊聊他的身体,他的生活,他的学习。而他应该还在房间里睡觉吧,没看到他出来。因为身体的缘故,他的功课落下很多,很多字不认定,也不会写,而他的父亲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也是我们老师很担心的地方。 开学了,我又终于看到他了,感觉他依旧没变,眼光淡淡,身体还是一副羸弱的样子,喜欢趴在桌子上。返学后的第二天,一个科任老师跟我反映,他肚子又痛了。我打电话给他家长,想让家长接他回家。他家长在忙,走不开,好像也很淡定,跟我说让他放学后回来就可以了。 他这些病,似乎成为一种习惯了。说真的,我真的希望他家长能找到合适的医生,帮他医好这个病。 2020年5月19日星期二夜 推荐阅读 11.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朗诵比赛,还没进入紧张的准备状态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一片荒草照野园 微信号 : mozuning804 就这样默默地写着自己的心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