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二)

 木香草堂 2021-11-19

二、教师如何选书

很多教师其实是有阅读的意愿的,但常常为怎样找到心仪的书籍而烦恼。通过博客等媒体,就有不少教师和我探讨过如何选书的事情。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每个教师的阅读基础有很大的差异,阅读趣向、专业背景等也有显著的不同,别人认为重要的书,自己可能读不下去,别人喜欢的书,自己可能一点也不喜欢。

下面,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一些我的思考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选书的途径。

书是需要淘的。我淘书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书店,二是网络。到书店里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其优点是能够见到实物,可以通过翻阅,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判断是否值得购买。到新华书店里去淘书,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种类,真要找到几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没有时间的投入是不行的。我比较喜欢去两类书店,一类是专业书店,比如说专营教育图书的书店。因为专营,对书的选择也往往比较精到,可以很方便地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作品。另一类是旧书摊,有些“宝贝”躲在新华书店的某个角落没人赏识,时间久了就沦落成为折旧的图书,来到了旧货市场。经常到旧书摊上去看看,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惊喜。在网络上淘书,是我现在购买图书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足不出户,只要输入相关的关键词,同类书籍就会一起推送到你的面前,供你选择。在网络上选书,我比较注重几方面的信息:一是出版时间。近期出版的新书,我会比较在意,除非有特定的选择,一般不去关注出版时间比较久的书;二是出版社。有几家出版社,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品牌,他们对图书的选题本来就有独到的眼光,所出版的作品无论是从装帧到内容都比较好,值得信赖;三是书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上提供的章节试读、内容提要等栏目,了解本书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加以判断和选择。

朋友的推荐,也是我选书很重要的途径。在自己的周围,就有不少教师和校长非常喜欢阅读,他们在自己阅读的同时,还会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讲给周边的人听,如果你自己感兴趣,他们说不定还会亲自购买来送给你。我选购的不少书就来自身边朋友的推荐。如果你经常浏览博友的博客、专业的论坛以及阅读方面的微信公众号,也会在其中找到一些阅读方面的志同道合者。他们中的很多人有非常丰富的阅读经验,对如何选择一本书来阅读也有独特的见解,对相关作品的剖析更是非常精到。和这些朋友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图书信息,丰富我们对书的选择。

如果你经常阅读,并且主动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发布在网络上去,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各方的关注。一些新书的作者会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你,一些出版社也会赠送最新出版的书。我因为坚持每周第一本书,撰写一篇读后感,并将这些文章发布在博客中,所以经常会得到作者和出版社的赠书,也丰富了对书籍的选择。

第二,选书的意图

一个人每周坚持第一本书,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每周全国各地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往往有数千种。种类繁多的图书与个人阅读的有限性之间的巨大反差,提醒我们要慎重选择所要阅读的书籍,不要自己浪费时间。

选书的时候要少一点功利性。有一些老师对阅读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认识不够,以为只要读上几本书就能让自己的专业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等遇到专业成长的问题时“临时抱佛脚”,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阅读就像我们每天吃饭一样,这些营养品源源不断地供养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需要假以时日,才能看到身体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在阅读时要摒弃功利性的想法,依据自己的阅读基础,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够顺利读下去的作品,先把阅读趣味培养起来。阅读的面要尽可能广,不要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者教育领域。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其他领域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许可以借鉴到教育中来,为我所用。

阅读不能太功利,但选书还是应该有一定的想法或意图的。比如说要剖析自己在专业成长方面的短板和问题,有意识地去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来补自己的短板。我从教之后在较长的时间内将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上,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这一理念后,我意识到自己对课程的理论、课程的要素、课程的建设等方面的理解都非常肤浅,于是集中精力研读了一批课程论、课程实践方面的图书,自己从中获益匪浅,后来还因此成为上海市研究型课程建设项目组的专家组成员。比如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项工作感兴趣,可以在一段时间里集中阅读相关的作品,全方位地加以了解,深化认识。李希贵校长就是我长期关注的对象之一,他最近十年的每一部著作我都阅读过,还分别撰写了读书体会。前年他到虹口来学术交流,我曾将自己阅读他的著作所撰写的文章汇编成册,赠送与他。对黑洞、对慕课和翻转课堂、对那些真正做到“目中有人”的学校……兴趣,让我确立了一个个的小专题,开展系列化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既有点上的深入,又有面上的宽广,效果明显。

带有一定意图去读书的过程,也是培养文化判断力的过程。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际,来确定哪些书适合精读或者作为专题阅读,哪些书主要是拓展视野的阅读,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和判断;就一个阅读主题,不同的人的思考方式常会有较大的差异,将相关联的书籍放在一起阅读,也会给自己带来多元化的认识和思考,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这些都是提升自身文化判断力的过程。伴随着判断力的逐渐提升,选书的品味和质量也会同步提升。(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