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态度的形成

 木香草堂 2021-11-19

学习,不仅仅是关于知识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至关重要。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其中包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态度对人的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促使人做出某些行为来,当然在有些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也会抑制行为倾向,虽然对某件事情深感厌恶,但并不显露出来。

泰勒对态度的形成进行过仔细的研究,认为个体态度的形成主要通过四种方式:

方式一:环境的同化作用。个体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群体的态度,对个体的态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某个群体中,一些事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其实就是同化的结果。很多时候,个体的态度在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已经被同化了。

方式二:某种类型的经验引起的情绪效应。一位教师课上的好,每节课都能带给学生意料之外的收获和深刻的认知体验,几次课之后,学生就喜欢上了这个教师,经常盼着他来上课,就是很典型的事例。若个体在某一特点关系中总是获得不愉快、不满意的情感体验,那么他就会逐渐形成对此问题的负面态度。

方式三:创伤性经验。因为某次刻骨铭心的经验而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如此。

方式四:直接的智力过程。当个体了解特定行为的含义、能分析出特定事物或者程序的本质时,个体就会从这种智力分析中获得知识,并对其形成偏爱或者厌恶的态度。

在上述四种方式中,方式三不是很常见,其他三种方式在态度的形成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提醒我们:

首先,要尽可能地改善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环境,让其向有利于个体形成所期待的态度的方向发展。当然,我们所期待的态度应该是社会性的,是与公民的基本素养直接相关系的,而不是自私的态度。我们要建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新型关系,其中最需要建构的,就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方面的一致性。三者所营造的合力共育的环境和氛围,对促进个体社会态度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多创设机会,让学生以所期望的方式行动,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学生的很多期待和愿望其实并不复杂,关键是教师和家长是否意识到他们有期待,是否愿意尊重学生的这些期待,多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机会。

第三,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为学生提供对社会情境的广泛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理想的态度。如果学生对某些事情抱有偏见和成见,这会禁锢他们的理解,使他们看不到社会观点的逻辑。教师需要多给学生创设有关该问题的直接经验,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来反思自己所持观点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