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放人

 旧时斜阳 2021-11-20

神宗初年,王安石参知政事,推行新法,引起了不少人强烈反对。苏轼虽然不像司马光那样认为新法概不可行,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与王安石产生了不同的意见给予了一定的评论意见。
他写了《上神宗皇帝书》以及《再上皇帝书》和《拟进士对御试策》,批评王安石太过急躁,新法并不适合眼下的局面,这一番意见自然得不到认同,被贬为杭州通判,
作为杭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他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读书人。

这人叫吴味道,犯了一件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事—逃税当时的吴味道身上还踹有两件书画宝贝,被人搜出来,画卷包裹的扉页上还写着杭州通判苏轼送京师苏侍郎宅” ,却没有具体的地址,守城的士兵就此判断,这人一定是冒名顶替的,所以就把他给抓了起来。

 苏侍郎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辙与哥哥一起高中后,先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吏部尚书,两人见面虽然少,但兄弟情义却很好。

苏轼见事情涉及自己的弟弟,出于爱护亲自询问吴味道:“你为何要冒用我的名号运货呢

面对苏轼的询问,吴味道显得有些紧张,搓着双手说:“我家是很穷的那种,全家人为了让我读书,花光了所有的钱,我用了十余年才获得了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先生也知道,来京城是要花不少钱的,为了给我筹到京师的路费,乡人给我凑了一些钱,并用其中的一部分钱买了两百匹建阳小纱打算是让我这些棉纱带到京城倒卖,赚些银两用?可先生您也知道朝廷的规矩,凡是带这种小纱是要收税的,而且不是一个关口抽完就算了,而是每个关口都要抽税,这样的话,到京师就剩下不到一半了


 为了顺利抵达京城参加科举,我想到了先生,先生德高望重,又是朝廷官员,冒用先生的大名,这样能省下些税金(在宋代文人运货物、卖东西可以少交税),也能节约点时间,好去赶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人生不如意的读书人。

进京考试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通道,了解事情的真相后,苏轼不光没有处罚吴味道,还亲自写了书信给了苏侍郎宅,请他关照。

忐忑不安的吴味道由此顺利抵达京城参加科举。第二年,准备充足的吴味道顺利通过科举,进士及第,他高兴地写信向苏轼表示感谢。

苏轼很高兴,请他到家中一起吃饭喝酒。

事情到了这儿很圆满,而这个圆满的结果又是苏轼一手凑成的。

毫无疑问这也是人们喜欢苏轼的原因之一,才华固然是一方面,但中国的历史那么长,比苏轼才华高的不多,但并不是没有,但心胸豁达如苏轼的,却不多见。

轼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加强低田院乞丐,眼前看到的天下无一不是好人。

人活在世上,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人、不顺心的事,与其揪着不放,不如大度地放人一马,等到时过境迁,回头再看,得到的或许是另一番景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