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验主义之五:乔治.贝克莱3 但是,反复咀嚼贝克莱哲学,他不但承认经验是感觉的前提——以此,哲学史家依然要把他归于英国经验主义经典作家的行列。而且,他与后来的休谟也有不同。他承认感知需要对象,尽管他认定没有感知就没有存在,但又承认人不能感知一切;人所不能感知的,只有请上帝负责——上帝无所不在。 贝克莱的哲学属于一元化范畴,尽管论来论去,不但走向极端的唯心主义,而且正如牛顿力学一样,在没有办法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只好求助于上帝。诚然若是,贝克莱哲学显然还是比洛克的二元论哲学来得更深刻,也更彻底。他不但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而且认为存在只能是被感知,甚至连离开感知的抽象观念都不可以。 贝克莱反对抽象观念,认为所谓抽象观念难以存在。他说:" 别人是否有这种奇特的能力来抽象自己的观念,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说到我自己,我确乎有能力来想像或表象我所感知到的那些特殊事物的观念,并且用各种方式来分合它们。我可以想像一个人有两个头,或是人的上部和马的躯干联合在一块。我可以离开身体的别的部分单独思考手、眼和鼻。但是,不论我所想像的手或眼是什么样的,它一定不能没有一种特殊的形象和颜色。同样,我给自己所形成的人的观念,不是白的,就是黑的,要不就是黄褐色的;它不是屈的,就是直的,不是高的,就是矮的,或者就是中等身材。我的思想无论如何用力,也不能设想上述的抽象观念。" 贝克莱重视感知,强调感知,认定存在就是被感知,以他的一元论风格,他必然反对与感知脱离关系的抽象观念。他既不承认独立于感知之外的客观存在,也不承认独立于感知之外的抽象观念。他说:" 离开了一切特殊的快乐,要使一个人幸福,或成为幸福的人,离了一切的善事,要想一个人还能成为善人,那真是少有能够做到的。要照这样说,一个人虽没有确定的正义观念或道德观念,也一样可以成为正直的、有道德的了。人们既然以为那些文字是表示一些一般的概念,是离开一切特殊的人和行动的,那么这个意见似乎已经使道德学难以理解,并且使道德学的研究对人无大用处了。事实上,抽象观念的学说,实在是有损于许多有用的知识的"。一些现代西方哲学家对贝克莱关于抽象观念的论点同样大感兴趣,这大约和非理性化思潮有某些关系,但从哲学的历史发展的逻辑过程考虑,他的这个观点,也和" 存在就是被感知" 一样,无疑是为后人提供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思维方式。 贝克莱哲学思想中另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命题,是他的" 物体是观念的集合"。如果说," 存在就是被感知" 是贝克莱立论的基础,那么," 物体是观念的集合" 则是他哲学思想的精华。或者换个角度理解:" 存在就是被感知" 是在说明存在的性质,而" 物体是观念的集合" ,则说明感知的方法。于此,他有一段广为人知的著名论断。 他写道:" 借着视觉,我就有了各种光和色以及它们的各种程度、各种变化的观念。借着触觉我们就感知到硬、软、热、冷、运动、阻力,以及这些情况的各种程度和数量。嗅觉给我以气味;味觉给我以滋味;听觉把调子不同、组织参差的各种声音,传到我的心灵中。心灵有时看到这些观念有几个是互相联合着的,因此,它就以一个名称来标记它们,认它们为一个东西。例如,它如果看见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象和硬度常在一块,则它便会把这些性质当做一个独立的事物,而以苹果一名来表示它。别的一些观念的集合又可以构成一块石、一棵树、一本书和其他相似的可感觉的东西。这些东西,又按其为适意的或不适意的,刺激起爱、憎、喜、忧等感情来。" 在这段话里,贝克莱讲了这样几层含意:一是感觉的渠道;视觉、听觉、触觉等等;二是简单感知观念的存在;三是这些简单观念的集合;四是这些观念集合的结果,即由此刺激了人的各种情感。 很显然,贝克莱的这种感知观念是动态的,它展示了人的各种感知因素及其相应的感知过程。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大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过程,或说对大脑接受的各种信息的整理过程。贝氏此说,显然对后来的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启发。他在《视觉新论》中也曾有过这样一段议论:" 我坐在我的书房中,听到沿街走来一辆马车;我通过窗扉看到了马车;我走出去坐进了马车,这样,一般说来都倾向于认为,我听到、看到、触到的是同一事物,即马车。肯定无疑,每种感官准许进入的观念是大大不同的,彼此有区别的;但由于这些观念经常被一起观察到,人们谈到它们时,就好像是同一事物。" 这段话理所当然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而且他在《视觉新论》中关于" 在只有两个维度的视网膜上如何知觉到深处的第三维度" 的研究,也得到心理学史家舒尔茨的高度评价。舒尔茨写道:" 用感觉的联合解释纯心理过程,这可能还是第一次。这样贝克莱继承发展了经验主义中和联想主义传统。他的解释比较正确的预先提到深度知觉的现代看法,因为他曾讨论调节和符合这些生理线索的重要作用。" 贝克莱的哲学思想确实是一株怪异的智慧树。它不是从地上而是从天上倒着生长下来的。然而那枝枝杈杈上确实结有许多诱人的果实。 3.贝尔莱哲学的历史价值与影响 贝克莱哲学作为经验主义哲学之一种,其谬误之处,自当扬弃,其价值也理所当然会得到承认。何况说,历史对昔日哲学思想的选择,也有不同的倾向性变化,理性或转化为非理性,重归纳又有转化为重演绎,东边日出西边雨,荣到极时是衰时。只是要记住,理论可以回归,历史不能逆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