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以史为鉴。资治通鉴是本经典大书,有些金句真的值得背下来: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要听取多方面不同角度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只听某方面的话,就会变得愚昧不能辨明是非。
2.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如果为获得财富、地位名声却丧失了德行,那就是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们不值得去做。
3.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一个人选择离开时,他离开的理由是充满了正义的,那么他一定是令所有人佩服的谦谦君子。
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中物欲横流,所以大家都非常的现实。许多人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对之前的领导,甚至之前的公司进行了诋毁;而且还有的人离开工作岗位的原因是他现在碰到了困难,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克服,其实这一切都是懦弱的行为。真正有能力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他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解决办法。
4.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以前没有讲诚信,而宣称以后一定会讲诚信,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太多狼来了的故事,已经证明了结局。
5.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6.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送来很多的礼物,又说很动听让你舒服的话,这是前人提醒我们应该警惕的事。
7.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木头的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长得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8.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我们应该做那种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优点就会自然而然的属于自己了。
9.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管理一个人才,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种方法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10.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品德超过才能的人,就是所谓的君子了;而才能胜过德行,那就只能称之为小人。
11.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穷人的家庭就应该盼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而在乱世的国家就希望找到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12.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为人处世要以善良为本,并且要不断学习奉行良善之道,否则多行不义必回招致失败。
13.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表面听从背后却又发表反对的言论,这样的行为自古以来都是引以为耻的。阳奉阴违,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小人行径也!
14. 明者,销祸于未萌。
聪明的人应该提前把祸患消灭在还没有产生的时候。要多思考居安思危。
15.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
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到位,而不要去担心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16.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
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导致别人陷入危境或困境,应该像君子一样和他共患难,怎么可以独自躲避开呢?
17.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靠道听途说,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18.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
贤明的管理者在用人时,应该让有才能的人尽力而为,而不能让不学无术的人在重要的岗位上。
19.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一辈子到了老到没牙齿,却连句埋怨的话都没说过,恐怕连圣人也难达到。不平则鸣,天经地义。涵养再好,看到不平之事,忍无可忍,也会拍案而起。所谓任劳任怨,恐怕只是指忍辱负重不畏辛劳,若是果真一句怨言也没有,那可胜过圣人了。其实有怨言倒说明还有人肯提意见,尽管是以发牢骚的方式提出意见,它可以作为改进工作的借鉴,开明的人是不会以怨报怨的。
20.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遇到不如意发怒或有脾气是人之常情,但再不满也不发怒而仍能笑的人,是最难让人猜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