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河上的桥梁——1973一瞥(一)

 网罗天津卫 2021-11-22

海河上的桥梁如今是天津对外宣传推广的一大热点。自2008年以来,乘游船观桥景一直是天津旅游的拳头产品。但天津本地人也知道如今海河桥梁的形貌是在2006-2008年之间迎接北京奥运会期间才确定下来的,海河上诸如广场桥、赤峰桥的低矮桥梁是多数人童年与青年的回忆。而对于更年长者,海河上的铁索吊桥、浮桥以及老铁桥们的形态才是20世纪多数时间里的样子。而这些记忆也对应着历史上海河的五个现代桥梁建设的高潮时代1887,1903-1905,1971-1974,1981-1984,2004-2008。前两者奠定了四铁桥的基础,而后三者则确立了今日的桥梁的分布与形貌。

如今的网络上介绍金华、金钢、金汤、解放四座老铁桥的文章很多了[1],回忆80年代天津辉煌的作品也比比皆是,而2008年以来的新桥格局更是大家目有所见、耳熟能详。但70年代的吊桥与浮桥时代却鲜少有人提及,唯有一篇《天津城市中的铁索吊桥》[2]论述海河上的铁索桥,很有价值,但有些内容不甚准确,也并不完整。

前日,在做《侯家后里巷图》一文补遗时有读者提醒我USGS近期释出了一批高分辨锁眼卫星地图(@李伟华,非常感谢!)。

侯家后里巷图【补遗】

经过检索得到天津1973、1976、1979年三幅卫片。这三幅图相当有价值,正好跨过唐山大地震前后,可以清晰分辨那个天津的大建设时期。但此处我们先不谈那些,因为1973年恰好也是第二个建桥高潮的时刻,整体桥梁布局已成,恰好给了我一窥的机会。本文便以此为本,对当时海河上的桥梁略作梳理,同时试图找寻1969-1971年左右建设的全部9座战备铁索桥位置。既是共同重拾旧日回忆,亦是对母亲河与城市建设历史加深了解。

本文讨论的范围从子牙河与北运河汇流口(子北口)到今日赤峰桥处,即海河天津城区核心段,也是如今海河游船的主要活动范围。至于将三岔口到子北口这一段纳入海河范围,这里究竟该叫子牙河、北运河还是海河前文已经有详细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天津之眼下的河道名称

由于文章较长,图片较多,分为四个部分刊出

  1. 大红桥到北开渡口

  2. 三条石到狮子林桥

  3. 金汤桥到赤峰桥

  4. 九座战备铁索桥

1. 大红桥到北开渡口

让我们从子北口开启旅程,由此到耳闸旁的北开渡口当年有桥五座,如今只有大红桥和辛庄桥还在原来的位置。新红桥移位重建,铁路迎来新线,而渡口浮桥更是彻底消失了。

图片

大红桥-北开渡口桥梁格局1973

大红桥

作为红桥区得名之来源,大红桥当然人尽皆知。1887年始建,其形若虹的老铁桥“大虹桥”本约在图上“新红桥”的位置,几乎处于北运河与子牙河交汇口。因此文献上经常亦称子北口为大红桥。但其于1924年被洪水冲毁,如今朴素的大红桥是1937年建设完成的。关于大红桥本身,此处就不多谈了,网上文章甚多[1]。但可以注意的是在1973-1979的三张卫片上,大红桥旁边的四座额外桥墩均尚未出现。因此我们可知无论是为了扩宽还是作便桥,大红桥旁边的额外建设都是在80年代初才进行的。

图片

大红桥今昔

新红桥

这张图上的新红桥还是它1966年1月15日建成通车时的模样,是天津市的第一座钢索吊桥。其位置几乎与1924年被冲毁前的大红桥一致,坐落在子北汇流口。为疏解大红桥交通,1964年由市政所严性庄主持设计了这座跨度81.5米的单链悬索桥[3]。其利用旧电车钢轨加工成钢桁架,由钢绞线为主索,以拉直丈量控制矢度的方法进行安装[4],是而强度并不高。因此1982年规划设计了今日的链接北营门外大街与老红桥北大街的新红桥,至1984年建成并拆除了老吊桥。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们位置的差异。这座新红桥又是天津第一座栓焊结构钢桥。

当然,如今我们看到的新红桥旁又多了两座2011年建成通车的立交桥。从西站周边改造到同义庄、北竹林拆迁,该地区城市肌理已经荡然无存。北营门外大街与老红桥大街当然也消失了。我们只能从这不变的桥上回看往昔。

图片

新红吊桥远眺[4]

图片

新红桥今景(图源:老百晓集桥)

辛庄桥

在子北口北运河上还有一座经常被大家忽略但历史悠久的桥梁——辛庄桥。其本为1960年代初建设的便桥,因为连接东岸辛庄而得名。1986年又经过改造形成今日上部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灌注桩的形态[5]。其位置始终没有变化过,但如今只作为行人桥使用了。该桥具体建设年代暂时没有查到,还望知情者告知,非常感谢!

图片

辛庄桥今景(图源:老百晓集桥)

津浦铁路桥

随着子牙河与北运河汇流为海河干流,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座铁路桥。我们可以看到其位置是紧贴耳闸的,而不是在如今稍偏北的地方。

这座铁路桥为1908-1911年津浦铁路初创时修建,由德方设计建造。1973年的此刻,他还在1910年建成时的位置。两年后的1975年,天津至德州间二线工程开工,建设了天津北至天津西间全长1333米的子牙河大桥[6]。从1973-1979的三张卫片中我们恰好可以见证这个变化过程,弓背的老铁路线被取直为弓弦。1976年时新铁路桥已经投入使用,但老铁路桥与铁道尚在。至于1979年老铁道已经被拆除,只留下孤零零的铁道桥。1980年代,这里更是只剩下几个老桥墩,有人还在上面修建了烽火台一样的结构。最终,残余的三座桥墩在2004年中被拆除[7]。而该老铁路桥的位置今日则被2008年建成,2011年通车的北营门桥所取代。

图片

1973-1979津浦铁路桥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建成的京沪高铁城际联络线南仓特大桥从这新老两座铁路桥的中间穿过。此地也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并排两座铁路桥的形态。1975年建成的子牙河特大桥桥体已经略显斑驳,充满沧桑。

图片

津浦铁路桥今景:红桥望河北方向(图源:老百晓集桥)

北开渡口(炮台渡口)浮桥

在耳闸南侧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座浮桥,这便是直到2007年才消失的北开渡口(炮台渡口)。天津市区最后存在的四个渡口分别是柳滩、西横堤、杨庄子和北开。事实上柳滩与北开早已被改造为浮桥形式,而西横堤更是经历了吊桥-电牵引-改建桥梁的复杂发展过程。他们与我们印象中海河下游大光明、杨庄子这些轮渡完全不同。在2007年北开渡口正式取消之前,它一直保持着这样的风貌,只不过很少再打开了。说起来,在2006年杨庄子渡口取消时还有报道说浮桥形态的北开渡口将作为历史景观予以保留。但最后像这二三十年来天津的许多故事一样,2007年它终究彻底消失了,又是一地鸡毛。如今我们只能站在天石舫追忆一下这曾经浮桥的样子。而关于天津老渡口的故事,有机会再专门撰文讨论吧。

图片

北开渡口浮桥拆除前

最后这张80年代末(约1988)西于庄上空摄制的航拍照片可以清晰地呈现大红桥到北开渡口这一区域的风貌。津浦铁路老铁路桥已经拆除只余桥墩。新铁路桥、新红桥、大红桥、北开渡口浮桥乃至更远的三条石便桥、金钢桥、狮子林桥都清晰可见。其时海河上的桥梁虽然没有今日的多姿多彩,但也是一番别样风貌。

图片

约1988年航拍(左上角川云里似刚刚建成,图源:天津记忆)

(待续,下一篇,三条石到狮子林桥:三条石铁索桥、金钢桥、金钟桥、金华桥、狮子林桥)

图片

三条石-狮子林桥梁格局1973

图片

金汤桥-赤峰桥桥梁格局1973

参考资料

1. 天堑通途:市区的四座名桥,http://file.upload./2018/01/0109/wenjin/04.pdf

2. 天津城市中的铁索吊桥,满天兴辰,2019-11-25,https://ishare.ifeng.com/c/s/7rtMdbcVMFq

3. 天津通志·科学技术志,P681,1998-06

4. 天津桥梁建设今昔,于邦彦,1982-02,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

5. 天津通志·城乡建设志,P297,1996-12

6. 天津通志·铁路志,P54,2006-08

7. 百年老桥墩开拆“老玩意”结构牢固德国造,每日新报,2004-06-21,http://news.sina.com.cn/c/2004-06-21/08002862022s.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