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记》之学记

 北牖居 2021-11-2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这几句话听了好多年,却不能一下子说准出处的请举手。

它们出自《学记》,《学记》出自《礼记》,《礼记》与《仪礼》《周礼》合成“三礼”,就是诗、书、礼、易、春秋的那个“礼”。

四十岁以上的朋友赶上了一个疯狂的历史时期,横扫一切的年代里没有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包括我在内的中年以上文化盲数以亿计。

因此,很多人都在如饥似渴地自学,补上这笔学债。

大家因渴望而学习,“朝闻道,夕死可矣”。

如果能有闻道在前并且学思深透的良师益友给讲书,我辈又是多么幸运!

2019年3月17日是个星期日,天气执著地保持晴朗,没有正经下过雪的冬天过去了,雨露滋润这片大地的心愿只好到室内的书香里暂求了却。恩存兄今天上午是书香吉林讲书堂的主讲人,给二十余位各行各业的学习者展示了他的学者风范。

恩存兄名讳李恩,故乡是西辽河与东辽河交汇的那片干燥的土地,常年吹刮的不是西北风就是东北风。不知从哪儿吹来的的雨露春风,偏心偏向地滋润着这个五官周正为人笃诚的学者,充分吸收了各类文化营养的脑袋和鼓胀的大眼睛给人造成的视觉印象很突出。从前小酌听其自述履历,他居然出身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后勤指挥教研室,讲授参谋学,据说还开过坦克。现在他是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副教授,主讲农产品营销、创业管理学,指导着白山黑水阴坡阳坡上的榛子们快乐成长。同时,研习传统文化当中的经典是他的乐趣所在,每周奔忙于各处讲学,这里《论语》,那里小学。

“我不累”,他治学愉快,言语精炼,颇具感染力。

李恩教授讲座的内容如前所述,方法自成一家。举纲,张目,解句,析字,思路所致,细致到每个字的来历,可以古,可以今,可以中,可以外。从他经典讲解“太太”的来历,到评论美国的联邦制与西周的分封制,甚而至于给扑火的蛾以“子”的名分,嫘祖养蚕缫丝为人类做出贡献,蚕蛾当位列圣贤云云,新鲜!观点允许有争议,如不认同权当思维旅行。我要强调的是,他确实是一个真实的知识分子,高标准的那种。不是知识市侩,不会八面玲珑,做人老实巴交,做学问全情投入。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陶醉于传统文化的快乐的讲书人。

讨论环节一位书友说到,如果能够《学记》中的任何一条,足够指引我们成为优秀的教师,我有同感。关键是不忘初心,激情不灭,理想之烛一直高擎下去。一位书友关于郭德纲语言魅力的观点可谓真知灼见,这样不随风向走的话锋,不被沙尘迷住眼的智慧,越来越稀缺了。书香醉人,但不会让人糊涂;智慧碰撞,让我们心清如水。

收笔之前发出疑问:为什么今天的我们觉得孔子教学那么美好?我们的教学却在制造压力,产生痛苦?

自问自答:孔子那时候没有标准化考试。

证明过程:

孔子因材施教,启发思考,不给标准答案;

孔子也不考试,让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让社会和历史考核他们的能耐;

孔子的学生成材率很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