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eRIP-qPCR知识解读(5)

 勤劳的bee 2021-11-23

从传统的RT-qPCR会发现,每个样本都要做一个内参基因,如上面提到的哺乳动物会选择GAPDH,而miRNA则会选择U6。那么我们的m6A-IPqPCR 是不是也需要内参基因,根据我们查阅的大量文献来看,绝大部分是没有的,少量文献也会使用到内参基因或者我们称之为negative control gene。

那么是不是m6A-IPqPCR 就真的没内参了呢?其实也不是!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整个input充当了内参基因的概念,一个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是无法直接用RIP下来的RNA在做qPCR后直接用Ct值高低来衡量的,需要input中的RNA作为背景。而IgG抗体的加入则是为了排除m6A抗体非特异性结合情况发生。由于有时候m6A抗体不同厂家、保质期、蛋白性能等因素可能会产生非特异性结合的结果,这时候就需要用IgG来排除这部分的干扰。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绝大部分m6A抗体为兔抗,那么尽量在使用IgG做对照时也使用兔抗来源的IgG

那么我们首先依旧是与传统的RT-qPCR相似,用相应的软件实时监测扩增曲线。溶解曲线必须是单峰,以保证引物特异性扩增。然后就是校准每一个样本的平均Ct值,以消除样本准备过程中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对每个样本中,RIP和input3个技术重复得到的Ct值计算平均值,再对3个生物学重复样本中的Ct平均值再去计算其Ct平均值,得到Average Ct RIP和Average Ct input。最后计算稀释系数,即input dilution factor,也就是inputRNAm6A-IPRNA有多少比例。根据上面的示例,也就是input RNA=100ngm6A-IP RNA=1ug,那此处的稀释系数=10%。最后根据这些数值,我们可以计算出归一化后的ΔCt值,也叫ΔCt normalized RIP

这里为什么归一化后的ΔCt normalized RIP还要减去log2(input dilution factor呢?那是因为需要减去input的噪音,排除其干扰。由于RNA样本特别稀少,所以在做实验的时候往往会把input的使用量按照一定比例减少。如本文中input的占比就只有10%,那么稀释倍数(Input Dilution Factor)就是0.1。最极端的情况,就是RNA十分的富余,所以当input的比例理论上和m6A-IPIgG-IP的比例一样时,那么log2(input dilution factor=0,也就无需相减了。所以加入稀释系数的校正,目的就是为了达到input:m6A-IP:IgG-IP=1:1:1的效果。

下一步就是要计算在RIP下来的RNA中某一个基因占input中这个基因有多少的百分比。换句话说就是有input中的某个基因究竟有百分之多少发生了甲基化,所以这里我们用%input来表示。基本上到这一步,部分老师不想做IgG验证的,会把这个数据直接放在论文里,但是我们建议还是要加入IgG的部分。当然这一步需要进行线性归一化处理,方法与上面的RT-qPCR 类似,其公式为:

%input = 2Ct normalized RIP

由于无法判断m6A抗体是否存在非特异性富集的情况,所以要过滤这些噪音还需要使用兔抗IgG再对RNA进行一次富集。这时候就需要对ΔCt再次进行背景去除。其中需要检测的目的基因在IgG中的ΔCt值就是ΔCt negative control。其公式为:

  

最后一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那就是计算甲基化富集倍数,也叫Fold Enrichment,其公式为:

那么不加IgG可以直接将结果用于论文中的数据呈现吗?其实在部分的高分文章中我们也发现不用IgG直接进行验证的,即用%input数据直接用于表示甲基化比例。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强烈推荐老师加入IgG组的数据用于后期校正。

meRIP-qPCR知识解读(1)

meRIP-qPCR知识解读(2)

meRIP-qPCR知识解读(3)

meRIP-qPCR知识解读(4)传统qPCR计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